泰国宋卡王子大学短期交换学分课程《中国文化》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01-31 08:34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需要学习汉语。在这一国际背景下,跨国高校间的访学交流就十分普遍。泰国宋卡王子大学位于泰国的南部,从上世纪开始就有与中国内地高校交换学生的习俗。宋卡王子大学采用的交换学分的制度,为跨国高校间的合作创造了条件。这个项目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宋卡大学的学生在目的语环境下学习汉语及中国文化,还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并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来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的学生进行前期的调查,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下,对宋卡王子大学交换学分课程《中国文化》进行了总体的教学设计,以期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帮助。首先交待了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对国内外学分互换制度、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及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的陈述,并说明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其次对宋卡王子大学交换学分课程《中国文化》展开前期调查。通过对宋卡王子大学国际贸易(中文方向)专业大二学生的问卷调查,就教学对象的基本特点、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及评价和交换学分课程《中国文化》的分析这四方面进行了解,并得出初步结论。随后在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对泰国宋卡王子大学交换学分课程《中国文化》进行总体教学设计...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教学设计流程图
图 4.1 树干代表“姓”,树枝代表“氏”Fig.4.1 Tree trunk represents "姓", and branches represent "氏"最早的姓氏起源于图腾崇拜,每个家族以他们的图腾作为自己家族的姓,在从家族分出去之后,则以居住地为氏。这就是早起姓氏的起源。随着时代的发展,
27图 4.2 “姓”和“氏”的发展脉络Fig.4.1 The development of "last name" and " family nam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2中外合作办学学分互认难点与对策研究[J]. 王龙,张艳.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7(06)
[2]国际化背景下学分转换的思考与实践[J]. 蒋晓涛,贺凯丰,洪星星. 北京教育(高教). 2017(11)
[3]对外汉语中级阅读教学设计[J]. 闫宇欣. 文学教育(上). 2017(06)
[4]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分互认探析[J]. 余玲玲.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6(03)
[5]对外汉语高级班文化教学的课堂设计[J]. 张慧娟,王绍舫.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6(08)
[6]欧洲学分互认与转换机制(ECTS)及其启示——基于结构、功能的视野[J]. 吴晓雪,邓毅. 中国成人教育. 2016(08)
[7]初级汉语水平的对外汉语比较句教学设计[J]. 叶诗雨. 艺术科技. 2016(04)
[8]赴日学分互认项目留学生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之探索[J]. 李嫱. 亚太教育. 2016(01)
[9]美国和欧盟高校学分互认的挑战、举措与启示[J]. 孔令帅,赵芸. 高教探索. 2015(09)
[10]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学分互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王丽娜,郭青春,黄传慧,田素霞. 天津电大学报. 2015(01)
硕士论文
[1]基于“构式—语块”的“连”字句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设计[D]. 雷丽.重庆师范大学 2017
[2]初级汉语综合课《你喜欢吃什么》教学设计[D]. 徐海艳.安阳师范学院 2017
[3]关于对外汉语文化因素教学的探究与教案设计[D]. 张明珠.西北大学 2016
[4]短期汉语教学的总体教学设计研究[D]. 肖茜.湖南大学 2016
[5]对外汉语稻作饮食文化教学课程设计[D]. 渠同勉.广西大学 2015
[6]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教学研究[D]. 邢月恒.河南大学 2015
[7]短期对外汉语教学个案研究[D]. 王雁姣.云南大学 2014
[8]围绕川菜文化的教学设计[D]. 蒋惠.四川师范大学 2014
[9]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研究[D]. 王舒.四川师范大学 2014
[10]汉民族传统节日春节的文化课教学设计[D]. 段成玲.黑龙江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10539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教学设计流程图
图 4.1 树干代表“姓”,树枝代表“氏”Fig.4.1 Tree trunk represents "姓", and branches represent "氏"最早的姓氏起源于图腾崇拜,每个家族以他们的图腾作为自己家族的姓,在从家族分出去之后,则以居住地为氏。这就是早起姓氏的起源。随着时代的发展,
27图 4.2 “姓”和“氏”的发展脉络Fig.4.1 The development of "last name" and " family nam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2中外合作办学学分互认难点与对策研究[J]. 王龙,张艳.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7(06)
[2]国际化背景下学分转换的思考与实践[J]. 蒋晓涛,贺凯丰,洪星星. 北京教育(高教). 2017(11)
[3]对外汉语中级阅读教学设计[J]. 闫宇欣. 文学教育(上). 2017(06)
[4]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分互认探析[J]. 余玲玲.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6(03)
[5]对外汉语高级班文化教学的课堂设计[J]. 张慧娟,王绍舫.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6(08)
[6]欧洲学分互认与转换机制(ECTS)及其启示——基于结构、功能的视野[J]. 吴晓雪,邓毅. 中国成人教育. 2016(08)
[7]初级汉语水平的对外汉语比较句教学设计[J]. 叶诗雨. 艺术科技. 2016(04)
[8]赴日学分互认项目留学生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之探索[J]. 李嫱. 亚太教育. 2016(01)
[9]美国和欧盟高校学分互认的挑战、举措与启示[J]. 孔令帅,赵芸. 高教探索. 2015(09)
[10]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学分互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王丽娜,郭青春,黄传慧,田素霞. 天津电大学报. 2015(01)
硕士论文
[1]基于“构式—语块”的“连”字句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设计[D]. 雷丽.重庆师范大学 2017
[2]初级汉语综合课《你喜欢吃什么》教学设计[D]. 徐海艳.安阳师范学院 2017
[3]关于对外汉语文化因素教学的探究与教案设计[D]. 张明珠.西北大学 2016
[4]短期汉语教学的总体教学设计研究[D]. 肖茜.湖南大学 2016
[5]对外汉语稻作饮食文化教学课程设计[D]. 渠同勉.广西大学 2015
[6]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教学研究[D]. 邢月恒.河南大学 2015
[7]短期对外汉语教学个案研究[D]. 王雁姣.云南大学 2014
[8]围绕川菜文化的教学设计[D]. 蒋惠.四川师范大学 2014
[9]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研究[D]. 王舒.四川师范大学 2014
[10]汉民族传统节日春节的文化课教学设计[D]. 段成玲.黑龙江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10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010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