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留学生汉语明喻句的习得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4 08:03
明喻是比喻最常见类型之一,黄伯荣、廖序东在《现代汉语》里把明喻解释为本、喻体都出现,并用“像、如、仿佛、似的、一般”等一类喻词进行连接的修辞手段。如今,对外汉语修辞教学越来越受重视,比喻中的明喻是修辞教学中最优先涉及到的辞格。但目前关于明喻习得的专项研究非常少,于是笔者从HSK作文语料、暨大中介语语料库及其他外国留学生的习作中收集到有效语料454条,先对其中的正确语料从明喻的4个构成成分进行了统计、考察,发现外国留学生习得规律的产生可能和学生的能力水平、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目的语环境等因素有关。然后,笔者又从偏误角度出发,利用偏误分析理论归纳出学生的偏误类型,找出了产生偏误的7大来源,即:明喻句结构复杂多样、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文化负迁移、不恰当的学习策略、不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材编写。最后,结合学生的习得规律及偏误情况向教师和学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这样不仅能对外国留学生习得明喻句的特点有更全面、客观地认知,还能帮助教师及时预测偏误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利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避免错误的发生。最重要的是,能为对外汉语教学带来理论和实践意义。
【文章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汉语明喻本体研究
1.3.2 对外汉语比喻修辞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第2章 外国留学生明喻句习得研究
2.1 喻词和明喻构式的使用情况
2.2 本体的使用情况
2.3 喻体的使用情况
2.4 相似点的确立情况
第3章 外国留学生明喻句习得偏误分析
3.1 偏误类型分析
3.1.1 书写偏误
3.1.2 本体使用偏误
3.1.3 喻词使用偏误
3.1.4 喻体使用偏误
3.1.5 相似点使用偏误
3.1.6 明喻结构偏误
3.2 产生偏误的原因
3.2.1 明喻句结构复杂多样
3.2.2 母语负迁移
3.2.3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3.2.4 不恰当的学习策略
3.2.5 文化因素负迁移
3.2.6 其他外部因素
第4章 针对明喻句的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4.1 给教师的建议
4.1.1 重视基础教学
4.1.2 加强文化教学
4.1.3 有针对性地教学
4.1.4 其他方法教学
4.2 给学生的建议
4.3 给教材编排的建议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典型复标比喻构式“X像Y似的Z”考察[J]. 张友文. 汉语学习. 2014(03)
[2]论比喻相似点的产生及其隐现的受制因素[J]. 吴菊香.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1)
[3]隐喻和明喻异质论的认知解读——以相似性特征为研究视角[J]. 龚玉苗. 外语教学. 2013(01)
[4]比喻修辞的喻体选用[J]. 冯颖. 新余学院学报. 2012(05)
[5]明喻词的句法功能及认知语言学思考[J]. 潘文. 语文研究. 2007(03)
[6]简论以修辞为纲的对外汉语教学理念[J]. 陈汝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02)
[7]论隐喻与明喻的结构及认知特点[J]. 束定芳.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02)
[8]从习语中的动物喻体看汉英词语文化上的不对应[J]. 殷莉. 安徽大学学报. 2001(04)
[9]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修辞问题[J]. 陆庆和.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8(02)
[10]如何判断“像”字句是不是比喻句[J]. 张俊萍,张扬管. 语文知识. 1996(03)
硕士论文
[1]印尼汉语学习者比喻辞格运用情况分析及教学策略[D]. 刘婧.重庆师范大学 2017
[2]泰国留学生比喻辞格运用研究[D]. 张苑.云南师范大学 2014
[3]《博雅汉语》比喻修辞分析与教学建议[D]. 赵云霞.广西民族大学 2014
[4]略论对外汉语比喻教学[D]. 陈夏萌.广西大学 2013
[5]不同文化背景留学生比喻习得情况考察[D]. 李华峰.北京大学 2012
[6]影响比喻喻体选择的因素研究[D]. 孙琦.长春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18006
【文章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汉语明喻本体研究
1.3.2 对外汉语比喻修辞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第2章 外国留学生明喻句习得研究
2.1 喻词和明喻构式的使用情况
2.2 本体的使用情况
2.3 喻体的使用情况
2.4 相似点的确立情况
第3章 外国留学生明喻句习得偏误分析
3.1 偏误类型分析
3.1.1 书写偏误
3.1.2 本体使用偏误
3.1.3 喻词使用偏误
3.1.4 喻体使用偏误
3.1.5 相似点使用偏误
3.1.6 明喻结构偏误
3.2 产生偏误的原因
3.2.1 明喻句结构复杂多样
3.2.2 母语负迁移
3.2.3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3.2.4 不恰当的学习策略
3.2.5 文化因素负迁移
3.2.6 其他外部因素
第4章 针对明喻句的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4.1 给教师的建议
4.1.1 重视基础教学
4.1.2 加强文化教学
4.1.3 有针对性地教学
4.1.4 其他方法教学
4.2 给学生的建议
4.3 给教材编排的建议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典型复标比喻构式“X像Y似的Z”考察[J]. 张友文. 汉语学习. 2014(03)
[2]论比喻相似点的产生及其隐现的受制因素[J]. 吴菊香.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1)
[3]隐喻和明喻异质论的认知解读——以相似性特征为研究视角[J]. 龚玉苗. 外语教学. 2013(01)
[4]比喻修辞的喻体选用[J]. 冯颖. 新余学院学报. 2012(05)
[5]明喻词的句法功能及认知语言学思考[J]. 潘文. 语文研究. 2007(03)
[6]简论以修辞为纲的对外汉语教学理念[J]. 陈汝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02)
[7]论隐喻与明喻的结构及认知特点[J]. 束定芳.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02)
[8]从习语中的动物喻体看汉英词语文化上的不对应[J]. 殷莉. 安徽大学学报. 2001(04)
[9]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修辞问题[J]. 陆庆和.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8(02)
[10]如何判断“像”字句是不是比喻句[J]. 张俊萍,张扬管. 语文知识. 1996(03)
硕士论文
[1]印尼汉语学习者比喻辞格运用情况分析及教学策略[D]. 刘婧.重庆师范大学 2017
[2]泰国留学生比喻辞格运用研究[D]. 张苑.云南师范大学 2014
[3]《博雅汉语》比喻修辞分析与教学建议[D]. 赵云霞.广西民族大学 2014
[4]略论对外汉语比喻教学[D]. 陈夏萌.广西大学 2013
[5]不同文化背景留学生比喻习得情况考察[D]. 李华峰.北京大学 2012
[6]影响比喻喻体选择的因素研究[D]. 孙琦.长春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18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018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