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汉语惯用语文化内涵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

发布时间:2017-04-18 10:15

  本文关键词:汉语惯用语文化内涵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惯用语作为熟语的一种,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交际中使用频率很高,用来生动形象地表达思想。同时,惯用语是汉语词汇中最活跃生动的一部分词语,是一种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而形成的语言结构,其中包含着深厚的中国文化。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目的、研究现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学术界几个关于惯用语内涵的代表观点进行列举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惯用语进行了简单界定,并将惯用语同成语、谚语和歇后语的特征进行区分。第三部分借鉴文化学对文化分层的方法,运用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在对大量惯用语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将惯用语反映的文化内涵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四个层面,由此看出惯用语蕴含的丰富的社会文化内容。第四部分将惯用语的文化内涵和惯用语的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从文化教学和文化导入的角度对惯用语的对外汉语教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惯用语词典编纂注重文化因素,开设惯用语文化课程,增加惯用语文化教学实践和培养留学生的惯用语文化探究精神的方法。 探讨惯用语的文化内涵,揭示惯用语中深藏的社会文化内容,有利于语言的学习和文化的交流,特别是可以帮助汉语学习者在语言交际中能准确理解和恰当使用惯用语。
【关键词】:惯用语 文化内涵 对外汉语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前言7-12
  • 1.1 选题目的7-8
  • 1.2 研究现状8-10
  • 1.3 研究内容10
  • 1.4 主要研究方法10-12
  • 第二章 惯用语的界定12-16
  • 2.1 学术界对惯用语的界定12-13
  • 2.2 本文对惯用语的认识13-14
  • 2.3 惯用语同成语、谚语、歇后语的区别14-16
  • 2.3.1 惯用语同成语的区别14-15
  • 2.3.2 惯用语同谚语、歇后语的区别15-16
  • 第三章 惯用语体现的文化内涵16-35
  • 3.1 惯用语与物态文化16-23
  • 3.1.1 与物质现象有关的惯用语16-18
  • 3.1.2 与“食”有关的惯用语18-19
  • 3.1.3 与“饮”有关的惯用语19-21
  • 3.1.4 与服饰有关的惯用语21-23
  • 3.2 惯用语与制度文化23-25
  • 3.2.1 与社会经济有关的惯用语23
  • 3.2.2 与政治地位、社会身份有关的惯用语23-24
  • 3.2.3 与社会管理有关的惯用语24-25
  • 3.3 惯用语与行为文化25-28
  • 3.3.1 与文体文化有关的惯用语25-26
  • 3.3.2 与婚姻文化有关的惯用语26-27
  • 3.3.3 与人际交往有关的惯用语27
  • 3.3.4 与禁忌文化有关的惯用语27-28
  • 3.4 惯用语与心态文化28-35
  • 3.4.1 与品质性情有关的惯用语28-30
  • 3.4.2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惯用语30-31
  • 3.4.3 与民族心理有关的惯用语31-35
  • 第四章 关于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35-41
  • 4.1 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的重要意义35-37
  • 4.2 对外汉语惯用语文化教学方法37-41
  • 4.2.1 惯用语教材、词典编写中渗透特色文化37
  • 4.2.2 开设惯用语文化课程37-39
  • 4.2.3 增加惯用语文化教学实践39
  • 4.2.4 培养学生对惯用语文化的探究精神39-41
  • 第五章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4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锐欣;《红楼梦》惯用语的语义和语境教学[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2 樊珈池;汉语惯用语教学研究初探[D];苏州大学;2012年

3 ANUJIN(阿努金);蒙汉惯用语对比及对蒙汉语惯用语教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汉语惯用语文化内涵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14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6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