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零起点阶段的副词教学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6 01:16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零起点阶段的副词教学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零起点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起步阶段,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副词是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因为副词本身的意义复杂、虚化,且用法多变,所以在语法教学中难以将语义与形式结合。认知语言学特别重视对意义的研究,其中意象图式理论是其语义研究的重要基础,故笔者借鉴该理论的研究成果,设计了一套零起点阶段副词教学方法,并以面向英语国家学生的教学为例,用它来教授三个零起点最常见且偏误率较高的副词,以考察这种方法的可操作性和教学效果。 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简述了研究的缘起、内容和方法,确定了零起点副词的范围。第二章先是对相关研究的综述,再是对意象图式的介绍和阐释。第三章是本研究的主要理论成果,笔者结合意象图式的相关理论,先从教与学的角度分析零起点阶段的副词教学过程,找出其难教难学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课堂教学操作原则和备课步骤。第四章是理论成果的应用研究,笔者以上述原则和思路为指导,为“都、还、再”三个难点副词设计了新的教学方法,并结合课堂实况,展示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具体过程。第五章是对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笔者在一个组用上述新方法教授“都、还、再”,另一组则使用一般的方法,然后对比两个组的书面测试结果,以进一步考察新方法的效率和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最后一章则是对研究成果和研究意义的归纳总结。
【关键词】:对外汉语 零起点 副词 教学方法 意象建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绪论9-12
  • 1.1 选题缘由9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9-10
  • 1.3 本研究针对的副词范围10-12
  • 第二章 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12-20
  • 2.1 研究综述12-16
  • 2.2 理论基础16-20
  • 第三章 基于意象建构的零起点副词教学方法20-42
  • 3.1 零起点副词教学的难点20-28
  • 3.2 零起点副词教学方法的课堂操作原则28-36
  • 3.3 零起点副词教学方法的设计思路36-42
  • 第四章 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以"都、还、再"为例42-65
  • 4.1 副词"都"的教学方法设计与教学实况分析42-50
  • 4.2 副词"还、再"的教学方法设计与教学实况分析50-63
  • 4.3 教学小结63-65
  • 第五章 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65-77
  • 5.1 实验设计65-67
  • 5.2 实验结果67-72
  • 5.3 讨论与总结72-77
  • 第六章 结语77-79
  • 附录79-120
  • 参考文献120-124
  • 后记12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1期

2 陈光磊;21世纪的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01期

3 郭振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04期

4 张燕;朗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5 王路江,曲德林;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05期

6 李春红;初级阶段外国留学生的动词偏误[J];八桂侨刊;2004年04期

7 肖莉;修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修辞学习;2004年05期

8 陈岩;赵宏;;习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周思源;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方法论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02期

10 徐文静;词语·文化·对外汉语教学[J];语文学刊;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高娃;红英;;现代蒙古语副词搭配规律初探[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茜;;方式副词“赶紧”、“赶快”和“赶忙”的共时比较[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3 徐祖友;;评《现汉》“然”尾词中的副词[A];中国辞书学文集[C];1998年

4 彭媛;;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探索——以量词“串”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陈晓林;;说“曾不”[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七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颖;;日中机器翻译中汉语副词的数据处理[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巍;;中文电影在对外汉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8 郭万青;;《国语》中的“曰”字与“云”字分析[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9 施歌;;“外向型”出版物价值的实现与提升——以《快乐汉语》为例[A];优秀出版物价值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8年

10 邱亲仁;;双语心理词库构建新型对外汉语双语学习词典[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郑庆君;对外汉语专业的母语之忧[N];光明日报;2011年

2 刘菲;向对外汉语老师致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3 记者卢新宁;北大将大力培养对外汉语人才[N];人民日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翟帆;对外汉语推广进入关键时期[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记者 唐景莉邋实习生 王萌;北语培养对外汉语“种子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记者 杨启蒙;涉外汉语培训悄然升温[N];信息时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郭晓虹;让全人类分享中华文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陈道龙 郑全庆;是热门专业,还是虚火夹生饭[N];新华日报;2009年

9 赵凤华;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稀缺[N];科技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赵晖;让汉语文化走向世界[N];无锡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毛帅梅;现代汉语副词及类副词的功能层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刘冬青;北京话副词史(1750-1950)[D];苏州大学;2011年

4 张振羽;《三言》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姚小鹏;汉语副词连接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栗学英;中古汉语副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潘国英;现代汉语状语语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丽香;现代汉语“全都”类总括副词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尹洪波;否定词与副词共现的句法语义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海灵;对外汉语零起点阶段的副词教学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春飞;《左传》中状态副词的类别及其语法功能[D];暨南大学;2010年

3 侯海芹;3-6年级小学生汉语书面表达中副词偏误的考察分析及教学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林萍;反义副词“至多”、“至少”的对称与不对称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刘丞;单音复述副词构成的前项隐含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谢静;隆安丁当平话副词系统[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顿婷;现代汉语“何X”类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忍;现代汉语短时类副词个案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淑贤;《宋书》双音节副词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10 丰莎;湖南省湘阴县长康镇方言副词与普通话副词的对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零起点阶段的副词教学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7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27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5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