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数词“三”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8 22:05
在汉语中,数词“三”有着丰富的意义和内涵,其参构词数量巨大,意义丰富,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从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角度出发,对数词“三”及其参构词的基本意义、用法、习得情况、偏误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其对外汉语教学策略。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分析了数词“三”的语言意义和语法功能,通过分析其义项、虚指义、色彩义和句法用法,系统展现数词“三”。第二部分:结合《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新实用汉语课本》,对留学生需要习得的数词“三”及参构词进行了统计分析,为后面的教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对曲阜师范大学初级阶段汉语水平留学生进行了数词“三”的习得情况调查研究,结合回收问卷,对留学生习得数词“三”的正确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显示,留学生对数词“三”的基本用法掌握较好,但是对数词“三”的参构词掌握不好,尤其是涉及文化和熟语的部分掌握不好。第三部分:文章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书面语语料库里收集到留学生使用数词“三”及其参构词的偏误用例64例,对偏误类型和偏误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显示,留学生在使用数词“三”的参构词时,熟语类型偏误率最高,其...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一、数词“三”的意义用法分析
(一)数词“三”的意义分析
(二)数词“三”的用法分析
二、留学生数词“三”的习得情况调研
(一)留学生数词“三”的学习内容分析
(二)留学生数词“三”习得情况调查分析
三、留学生数词“三”的习得偏误分析
(一)数词“三”的偏误类型分析
(二)数词“三”的偏误原因分析
四、数词“三”的教学策略
(一)加强“三”的意义用法讲解
(二)抓住重点和难点,有的放矢
(三)重视教学法,做好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数词“三”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汉语数词的多维考察[J]. 廖映红.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04)
[2]浅谈对外汉语数字词语教学——以“三”为例[J]. 张麟. 亚太教育. 2016(08)
[3]中英文中数字“三”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J]. 刘雅文,李路阳.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06)
[4]英汉习语中数字“三”的民俗文化内涵比较[J]. 陈琳莉. 云南电大学报. 2012(01)
[5]人们何以钟情于数字“三”[J]. 裴长春.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04)
[6]“三”的含义及其译法[J]. 刘英瑞. 英语知识. 2010(07)
[7]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数字词教学[J]. 张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8]论对外汉语教材生词释义模式[J]. 王汉卫. 语言文字应用. 2009(01)
[9]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教学[J]. 何秋兰.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8(08)
[10]汉语“九”和英语“三”的文化共性[J]. 钱鲍华.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04)
硕士论文
[1]“二”和“两”的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郭丹凤.南昌大学 2016
[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数词教学[D]. 但潇.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英汉数字习语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D]. 张凌羽.吉林大学 2015
[4]“三”和“三”参构词语的语义分析及修辞阐释[D]. 邹秋兰.福建师范大学 2014
[5]含数字“三”的汉语成语多角度研究[D]. 毕野.东北师范大学 2013
[6]中西数字文化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D]. 强媛媛.河南大学 2013
[7]对外汉语数字词教学[D]. 王娟.西北大学 2012
[8]对外汉语初级教材中的数词研究[D]. 周丽靖.浙江大学 2012
[9]汉英数词文化因素对比研究[D]. 任沂.四川外语学院 2012
[10]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数词教学[D]. 柳小冰.暨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45662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一、数词“三”的意义用法分析
(一)数词“三”的意义分析
(二)数词“三”的用法分析
二、留学生数词“三”的习得情况调研
(一)留学生数词“三”的学习内容分析
(二)留学生数词“三”习得情况调查分析
三、留学生数词“三”的习得偏误分析
(一)数词“三”的偏误类型分析
(二)数词“三”的偏误原因分析
四、数词“三”的教学策略
(一)加强“三”的意义用法讲解
(二)抓住重点和难点,有的放矢
(三)重视教学法,做好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数词“三”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汉语数词的多维考察[J]. 廖映红.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04)
[2]浅谈对外汉语数字词语教学——以“三”为例[J]. 张麟. 亚太教育. 2016(08)
[3]中英文中数字“三”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J]. 刘雅文,李路阳.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06)
[4]英汉习语中数字“三”的民俗文化内涵比较[J]. 陈琳莉. 云南电大学报. 2012(01)
[5]人们何以钟情于数字“三”[J]. 裴长春.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04)
[6]“三”的含义及其译法[J]. 刘英瑞. 英语知识. 2010(07)
[7]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数字词教学[J]. 张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8]论对外汉语教材生词释义模式[J]. 王汉卫. 语言文字应用. 2009(01)
[9]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教学[J]. 何秋兰.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8(08)
[10]汉语“九”和英语“三”的文化共性[J]. 钱鲍华.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04)
硕士论文
[1]“二”和“两”的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郭丹凤.南昌大学 2016
[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数词教学[D]. 但潇.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英汉数字习语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D]. 张凌羽.吉林大学 2015
[4]“三”和“三”参构词语的语义分析及修辞阐释[D]. 邹秋兰.福建师范大学 2014
[5]含数字“三”的汉语成语多角度研究[D]. 毕野.东北师范大学 2013
[6]中西数字文化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D]. 强媛媛.河南大学 2013
[7]对外汉语数字词教学[D]. 王娟.西北大学 2012
[8]对外汉语初级教材中的数词研究[D]. 周丽靖.浙江大学 2012
[9]汉英数词文化因素对比研究[D]. 任沂.四川外语学院 2012
[10]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数词教学[D]. 柳小冰.暨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45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645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