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侪互助模式对新手汉语教师生成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影响 ——针对三位新手教师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2-04-27 20:04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强调对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目前该专业背景的新手汉语教师在实际接触教学工作的初期往往存在各种问题。在系统地学习了较为完整的汉语本体知识、教学法等课程后,仍然存在“不会教”、“上手难”的问题,我们认为是新手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不足导致的。理论性知识如何有效转化生成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进而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研究提出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运用同侪互助的方式,促进新手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的建议。同侪互助(peer coaching)指在年龄、经验等方面都较为相近的同领域、同层次的同辈人,他们在较为平等的基础上自主自愿地组合在一起,针对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相互辅助、取长补短的互助形式。为证明同侪互助模式在新手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过程中的有效性,采取量化分析和叙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一个互助小组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最终得出同侪互助是新手汉语教师生成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的结论。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首先通过研究现有理论框架,整理总结出一套更为适合汉语教师使用的教师实践性知识框架,提供各阶段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情况的评判标准...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历史及现状
1.3.1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相关研究
1.3.2 同侪互助的相关研究
1.3.3 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养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教师实践性知识
2.1.1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
2.1.2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容框架
2.2 教师同侪互助
2.2.1 同侪互助的含义及要点
2.2.2 教师同侪互助的模式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呈现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过程
3.4 数据处理与呈现
3.5 实例列举
第四章 研究基本结论
4.1 关于假设1的验证与结论
4.2 关于假设2的验证与结论
4.2.1 同侪互助模式下新手汉语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变化
4.2.2 同侪互助模式下小组整体产出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变化
4.3 关于假设3的验证与结论
4.3.1 同侪互助模式下新手教师关注焦点的变化
4.3.2 同侪互助模式下新手教师“关于自我的知识”得到加深-
4.4 关于假设4的验证与结论
4.4.1 同侪互助能够给新手汉语教师必要的情感支持
4.4.2 同侪互助小组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有效手段
4.5 本章基本结论
第五章 研究反馈与建议
5.1 参与者对同侪互助模式的应用反馈
5.1.1 同侪互助模式能帮助新手教师发现问题
5.1.2 同侪互助模式能促进新手教师的情感交流
5.1.3 新手教师有将同侪互助模式常规化的意愿
5.1.4 同侪互助模式存在耗时过长的不足
5.2 同侪互助模式的应用场景
5.2.1 将同侪互助模式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
5.2.2 将同侪互助模式用于海外教师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
5.3 同侪互助模式的具体实施层面
5.3.1 对参与者进行适当培训
5.3.2 营造平等开放的互助氛围
5.3.3 将同侪互助活动常规化
5.3.4 为同侪互助小组设置指导教师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应用建议
6.3 研究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649085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历史及现状
1.3.1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相关研究
1.3.2 同侪互助的相关研究
1.3.3 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养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教师实践性知识
2.1.1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
2.1.2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容框架
2.2 教师同侪互助
2.2.1 同侪互助的含义及要点
2.2.2 教师同侪互助的模式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呈现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过程
3.4 数据处理与呈现
3.5 实例列举
第四章 研究基本结论
4.1 关于假设1的验证与结论
4.2 关于假设2的验证与结论
4.2.1 同侪互助模式下新手汉语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变化
4.2.2 同侪互助模式下小组整体产出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变化
4.3 关于假设3的验证与结论
4.3.1 同侪互助模式下新手教师关注焦点的变化
4.3.2 同侪互助模式下新手教师“关于自我的知识”得到加深-
4.4 关于假设4的验证与结论
4.4.1 同侪互助能够给新手汉语教师必要的情感支持
4.4.2 同侪互助小组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有效手段
4.5 本章基本结论
第五章 研究反馈与建议
5.1 参与者对同侪互助模式的应用反馈
5.1.1 同侪互助模式能帮助新手教师发现问题
5.1.2 同侪互助模式能促进新手教师的情感交流
5.1.3 新手教师有将同侪互助模式常规化的意愿
5.1.4 同侪互助模式存在耗时过长的不足
5.2 同侪互助模式的应用场景
5.2.1 将同侪互助模式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
5.2.2 将同侪互助模式用于海外教师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
5.3 同侪互助模式的具体实施层面
5.3.1 对参与者进行适当培训
5.3.2 营造平等开放的互助氛围
5.3.3 将同侪互助活动常规化
5.3.4 为同侪互助小组设置指导教师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应用建议
6.3 研究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649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649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