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惯用语理据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
发布时间:2017-05-15 00:08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惯用语理据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惯用语作为与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并列的熟语,是现代汉语中极其重要的一类语汇,它以其特有的短小精悍、形象生动、含而不露的乡间泥土气息反映着汉民族特有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内容,它是中国人口语交际中一种司空见惯的语言现象。然而,由于其特殊性,惯用语成了外国学习者学习和理解汉语的一大难点。因此,惯用语的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重要而且必要的。 本文以现代汉语惯用语为研究对象,尝试以理据为切入点,从历时的角度考察和分析语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修辞造词、意义支点、历史典故以及汉文化内涵四个方面探求惯用语理据。 在对外汉语教学界,似乎逐渐形成这样一种趋势,就是以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为目标去开展各种现代汉语的本体研究,并力求将研究成果转化或应用到教学中。本文也正是出于同样的目的,力求现代汉语惯用语理据的探讨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惯用语 理据 对外汉语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3
- 1.1 语言理据研究纵览9-11
- 1.2 选题的缘起及价值11-12
- 1.3 语料说明及研究方法12-13
- 第二章 理据理说13-20
- 2.1 相关概念界定13-14
- 2.1.1 惯用语13
- 2.1.2 理据13-14
- 2.2 理据性与任意性14-17
- 2.2.1 理据性和任意性对立观14-15
- 2.2.2 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解读15-17
- 2.3 理据、词源、词的内部形式17-20
- 2.3.1 词的理据与词源的关系17-18
- 2.3.2 词的理据与词的内部形式的关系18-20
- 第三章 惯用语理据探求20-39
- 3.1 从修辞造词探求惯用语理据20-25
- 3.1.1 比喻造词21-22
- 3.1.2 借代造词22-23
- 3.1.3 谐音造词23-25
- 3.2 从意义支点探求惯用语理据25-26
- 3.3 从历史典故探求惯用语理据26-27
- 3.4 从汉文化内涵探求惯用语理据27-39
- 3.4.1 物质文化反映的惯用语理据27-34
- 3.4.2 精神文化反映的惯用语理据34-39
- 第四章 惯用语的对外汉语教学39-57
- 4.1 对外惯用语教学的意义40-44
- 4.1.1 对外惯用语教学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40
- 4.1.2 对外惯用语教学是留学生实际需求的必然要求40-42
- 4.1.3 对外惯用语教学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42-43
- 4.1.4 对外惯用语教学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43-44
- 4.2 现存对外惯用语教学中的问题44-46
- 4.3 对外惯用语教学的方法46-55
- 4.3.1 语素构词法47-48
- 4.3.2 构形分析法48-49
- 4.3.3 汉语释义法49-50
- 4.3.4 探源及流法50-52
- 4.3.5 词群教学法52-53
- 4.3.6 异形归类法53-54
- 4.3.7 汉外对比法54
- 4.3.8 偏误预测法54-55
- 4.4 对外惯用语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55-57
- 4.4.1 在语境中教学55-56
- 4.4.2 文化教学在惯用语教学中的比例56-57
- 第五章 结语57-58
- 参考文献58-62
- 附录62-6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5-66
- 致谢6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金t珍;针对韩国留学生的汉语惯用语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嫣红;试论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璐;惯用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林;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惯用语[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ANUJIN(阿努金);蒙汉惯用语对比及对蒙汉语惯用语教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惯用语理据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65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66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