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儿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13:02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儿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外汉语教材也取得了很多成果,研究教材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单独将教材中的儿化细化出来的却很少。本文主要以现阶段高校通用的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必读儿化词为研究对象,采用了调查、统计和分析的方法,以此来探讨对外汉语教材中儿化存在的问题。 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以及目前研究的现状和不足。第二章主要从必读儿化词的界定,标音方式和书面标记方式等方面对必读儿化词做了全面的分析,并统计了目前通用的辞书,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儿化范围制定了一些规范。第三章从对学生掌握儿化词的调查着手,说明教材上的儿化书面形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及对现行的三种不同教材中的儿化做了对比分析,总结出这些教材中儿化词的问题。第四章则是根据前面几章的探讨,对教材中儿化词的编排提出一些建议。第五章是结语,简要地总结了全文的主要观点,并提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附录部分是本次论文写作中,对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同济大学的50名学生的儿化词的口头调查结果。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 儿化词 标音 书写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95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缘起9
  • 1.2 研究现状和不足9-13
  • 1.2.1 儿化词的标音方式问题9-10
  • 1.2.2 儿化词的汉字标写方式10-11
  • 1.2.3 普通话吸收儿化词的标准11-12
  • 1.2.4 现有研究的不足12-13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13-14
  • 第二章 必读儿化词分析14-19
  • 2.1 必读儿化词的界定14-17
  • 2.2 必读儿化词的标音方式17-18
  • 2.3 必读儿化词的书面标记方式18-19
  • 第三章 必读儿化词教学现状分析及教材分析19-28
  • 3.1 关于目前必读儿化词的教学效果分析19-20
  • 3.2 对外汉语教材中儿化词的分析20-28
  • 3.2.1 各教材必读儿化词收词的不一致性20-22
  • 3.2.2 同一教材汉字标记方式前后不一致22-25
  • 3.2.3 中高级阶段教材的儿化词的超纲现象25-26
  • 3.2.4 各教材对儿化词教学安排的不同26-28
  • 第四章 规范对外汉语教材中儿化词的建议28-39
  • 4.1 对外汉语教材处理儿化词的原则28-30
  • 4.1.1 坚持主流的原则28-30
  • 4.1.2 分清主次30
  • 4.2 对教材中处理儿化词的建议30-39
  • 4.2.1 关于儿化词收录范围30-33
  • 4.2.2 关于儿化词标音33-34
  • 4.2.3 关于儿化词书面标记34-37
  • 4.2.4 关于《汉语水平词汇和汉字等级大纲》37-39
  • 第五章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2
  • 附录:留学生儿化词发音调查统计表42-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劲松;语言规范的现实性、动态性和前瞻性——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轻声和儿化词的规范[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02期

2 林宝卿;普通话的儿化[J];语言文字应用;1992年04期

3 王静;;《儿女英雄传》儿化词浅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于一得;;学“儿化”抓重点[J];语文建设;1982年03期

5 薛玲;普通话儿化词辨析[J];云南电大学报;2001年03期

6 刘照雄;说儿化[J];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03期

7 钱学烈;论普通话的轻声词和儿化词[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8 王洪岩;;对外汉语教学的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11期

9 杨翼;培养成段表达能力的对外汉语教材的结构设计[J];汉语学习;2000年04期

10 刘颂浩;对外汉语教材中翻译的功能和原则——以“老师”和“脸谱”为例[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宗平;;儿化词的“必读”与“必懂”[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易敏;怡梦;李佳颖;;关于儿化词语认知与语感的调查[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史定国;;现代汉语儿化词规范问题[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4 韩冰;贺洁星;;中文出版迈出国门,路有多远?——对对外汉语出版调查的思考[A];出版业调查报告——第四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4年

5 赵越;;对外汉语教材520高频用字部件浅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焱;孟繁杰;;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材汉字输入量及字目选择[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欧妮;;突显地域性 增强实用性——由通用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不足引起的思考[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8 蔡志忠;;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谈对外汉语教材建设的构想[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林山森;;《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指瑕[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周健;陈萍;;试论汉语语感教学与教材创新[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报记者 王东;对外汉语教材 重大出版项目年内“频发”[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2 记者 海霞 曹永兴;首套中医类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3 见习记者 王莹;对外汉语教材“墙外香”[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4 记者 孙海悦 章红雨;人教社研讨对外汉语教材“走出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5 田睿;人教社第二届对外汉语教材研讨会召开[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李纬娜;对外汉语教材应尽快适应时代需求[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章红雨;对外汉语教材离世界有多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8 记者 李雪林邋实习生 李媛;应制定不同国别语种汉语教材[N];文汇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玉梅;北语社:汉语教材驱动输出跃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10 ;海外华人谈对外汉语教材教学[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宗平;北京话儿化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2 关俊红;二十世纪辞书儿化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吴志山;定制式数字化汉语教材辅助分析与重组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4 王媛媛;汉语“儿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周晨萌;北京话轻声、儿化、清入字的变异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6 边成妍;韩中两国本科基础汉语教材语法项目编写比较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7 孔艳;英语国家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手段使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李贞;《儿女英雄传》的文学语言审美[D];厦门大学;2009年

9 王丽娟;从名词、动词看现代汉语普通话双音节的形态功能[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10 陈敬玺;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论[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多;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转折复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07年

2 袁冉;对外汉语教材与汉语母语语文教材词汇层级性对比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陈云;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量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赵子健;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周扬;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乔丽坤;对外汉语中级口语教材练习的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7 白家楹;两岸对外汉语教材文化内容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张连颖;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词语注释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9 林敏;以学习者为评估者的对外汉语教材评估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苏叶;基于“形式焦点”理论的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把字句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儿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7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67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9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