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但是”与相关连词的区别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13:08

  本文关键词:“但是”与相关连词的区别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首先在转折语义的界定,转折句的分类和转折连词的分类这三个有争议的问题上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而从两大方面对转折连词“但是”进行本体研究:先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层面辨析“但是”与近义的转折连词“可是、不过、然而”的异同,再考察关于“但是”的转折复句,探究“虽然……,但是……”句式与“……,但是……”句式的区别和联系。然后立足于教学实践,对关于转折连词“但是”的本体研究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从微观上细化出31个具体语言点,在遵循特定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对31个语言点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不同水平教授不同的语言点,最后在对外汉语教学法理论的指导下,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实现两个目标:一是使转折连词“但是”这一语法项目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更具有可操作性;二是为汉语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启示,即任何一个语法项目都要首先从宏观上建立知识体系,再从微观上细化语言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关键词】:转折句 转折连词 “但是” 教学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6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8-9
  • 第二节 转折连词“但是”的研究现状9-13
  • 一、“但是”与近义词异同考察的研究9-11
  • 二、关于“但是”的转折复句的研究11
  • 三、“但是”作为话语标记的语用研究11-12
  • 四、“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应用中的研究12-13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思路13-14
  • 一、研究内容13
  • 二、研究思路13-14
  • 第四节 几点说明14-16
  • 一、秘鲁里卡多帕尔玛大学孔子学院概况14
  • 二、关于转折复句的语义重心14
  • 三、关于“但是”和“但”14-15
  • 四、关于无标记的转折复句15-16
  • 第一章“转折”语义的界定16-22
  • 第一节 转折关系的界定16-18
  • 第二节 转折复句的界定及分类18-21
  • 一、转折复句的界定18-19
  • 二、转折句的分类19-21
  • 第三节 转折连词的分类21-22
  • 第二章“但是”与近义转折连词的异同研究22-31
  • 第一节“但是”和“可是”22-26
  • 第二节“但是”和“不过”26-29
  • 第三节“但是”和“然而”29-31
  • 第三章“但是”的转折复句研究31-37
  • 第一节 容认性让步转折复句31-33
  • 一、语义关系31-32
  • 二、“虽然”的位置32-33
  • 三、搭配33
  • 第二节 单纯的转折复句33-34
  • 第三节 二者的异同分析34-37
  • 一、相同点34
  • 二、不同点34-37
  • 第四章 转折连词“但是”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37-43
  • 第一节 知识点梳理37-39
  • 第二节 转折连词“但是”的教学计划39-41
  • 一、制定教学计划应遵循的原则39
  • 二、具体教学计划39-40
  • 三、教学计划的制定原因40-41
  • 第三节 具体教学方法建议41-43
  • 结语43-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双云;张磊;;话语标记“但是”的宏篇连贯功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程晓明;转折句式与转折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3 金允经,金昌吉;现代汉语转折连词组的同异研究[J];汉语学习;2001年02期

4 王忠玲;转折复句语义分类的新尝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刘永红;转折复句语意重心的逻辑语义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李军,王永娜;也谈转折复句的内部分类[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刘清平;“却”与“但是”的语义、句法和语用比较[J];学术研究;2000年10期

8 盛新华;析“但”类A、B意思之间的相反相对[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5期

9 胡习之;转折复句的表达功能及其运用[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刘佳平;;转折连词“但是”与“不过”的比较[J];语文学刊;2008年1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清平;“却”与“但是”的异同考察[D];暨南大学;2001年

2 刘永红;现代汉语转折复句的逻辑语义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戴兴敏;汉语“虽”类和“但”类连词匹配框架及其类型学解释[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少虹;现代汉语转折句式与第二语言阅读教学之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柏灵;表转折“X是”副连兼类词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越;现代汉语转折连词及其类型学解释[D];延边大学;2007年

7 钱多;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转折复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但是”与相关连词的区别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7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67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0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