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中形声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发布时间:2017-05-15 19:09

  本文关键词:《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中形声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而在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汉字的绝大部分。形声字是由形符和声符两个方面组成,形符表义和声符表音的规律,这两项功能对于汉字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但是随着汉字的发展变化,汉字的形符和声符也随之变化,特别是隶变和简化这两次重大的变革,以及在书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讹变。字音主要体现在古音和今音的变化;字义的变化主要是因为词义的假借和不断的引申。因为这些变化,弱化了形声字形符表义和音符表音的功能。为了更好地利用形声字来引导汉字的学习,本文以《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为研究对象,对《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汉字表收录的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进行了一个全面的统计和分析。本文按照一定的标准来统计《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中形声字的数量,对于声符和形符都保留功能或部分保留功能的汉字,本文都将它们列入形声字范畴。统计出形声字以后,本文对这些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进行系统分析。形符从形符的数量、笔画数、形符的种类,形符的表意程度去全面分析;声符从声符的数量、笔画数、声符的表音情况和声符的声韵变化规律去阐述。最后,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留学生在汉字学习中常见的汉字学习问题,以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以形声字为代表字的原则引导汉字教学和汉字学习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博雅汉语 形声字 形符 声符 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4
  • 一 选题的缘由8-10
  • 二 选题的意义10
  • 三 形声字教学研究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0-12
  • 四 研究对象12-13
  • 五 研究思路和方法13-14
  • 第一章 形声字概况14-17
  • 第一节 形声字的作用14
  • 第二节 形声字的发展规律14-16
  • 一 在象形文字上面添加声符14-15
  • 二 在现成汉字上面加义符15
  • 三 造出转注字形成形声字15
  • 四 后起字成为形声字15-16
  • 第三节 形声字的产生途径16-17
  • 一 表意字加注音符16
  • 二 表意字字形的一部分改换成音符16
  • 三 在已有的文字上加注意符16
  • 四 改换形声字偏旁16-17
  • 第二章 《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简介及汉字表形声字概况17-22
  • 第一节 《博雅汉语》教材简介17-18
  • 第二节 《博雅汉语》汉字表形声字范围的确定18-19
  • 一 以《说文解字》为基本依据18
  • 二 形声兼会意字18
  • 三 省形字和省声字18-19
  • 四 多音声旁和多音整字19
  • 第三节 《博雅汉语》形声字概况19-22
  • 一 形声字的数量19
  • 二 形声字的结构类型19-22
  • 第三章 《博雅汉语》字表形声字的形符研究22-30
  • 第一节 形符简介及其作用22-23
  • 第二节 形符的统计与分析23-30
  • 一 形符的数量23-24
  • 二 《博雅汉语》形符种类的分析24-26
  • 三 常用形符和非常用形符26-27
  • 四 《博雅汉语》中的成字形符和非成字形符27-28
  • 五 《博雅汉语》形符的表意程度28-30
  • 第四章 《博雅汉语》声符及其研究30-44
  • 第一节 声符及其作用简介30-31
  • 第二节 声符的来源31-32
  • 一 早期表意字(包括象形、指事和会意字)的声化31
  • 二 早期假借字演变成声符31
  • 三 通过加声符来示音31-32
  • 第三节 声符的统计与分析32-44
  • 一 声符的数量和笔画数32-34
  • 二 成字声符和非成字声符34
  • 三 常见的声符34-36
  • 四 《博雅汉语》声符表音情况36-37
  • 五 声符与本字语音的变化规律37-44
  • 第五章 《博雅汉语》字表的分析、评价与汉字教学方法44-53
  • 第一节 《博雅汉语》字表形声字的总体特点44-45
  • 一 总体特征44
  • 二 形符方面44
  • 三 声符方面44-45
  • 第二节 字表形声字在留学生汉字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方法45-53
  • 一 留学生汉字偏误情况45-46
  • 二 《博雅汉语》形声字与对外汉语教学46-53
  • 结语53-55
  • 一 本文的主要观点53
  • 二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53-55
  • 参考文献55-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卓然;;形声字声旁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2 费锦昌;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难点及其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3 冯丽萍;对外汉语教学用2905汉字的语音状况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4 史s

本文编号:3686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686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2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