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的数量短语作修饰语中歧义格式的语义指向分析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的数量短语作修饰语中歧义格式的语义指向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代汉语中数量短语作修饰语结构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含义,这也是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学习汉语的一个难点。我们可以借助语义指向分析理论,理清数量短语作修饰语中由于语义指向不同而造成的歧义情况,利用具体语料展开分析,总结出包括辖域限制、语境影响、搭配对象不明确、量词兼类等方面的原因。最后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出化解该类歧义格式的办法,帮助留学生更加明确地掌握该类结构。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数量短语 歧义格式 语义指向分析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对汉语语法和语义关系不一致的情况理解有一定困难,如留学生对“写累了”中“写”和“累”的语义关系就十分困惑。其实,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并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语法系统的阐释,更需要在句法构造讲解的基础上对其语义、语用进行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玉海;苏祖梅;;试论语义辖域——基于莫斯科语义学派的意义相互作用原则[J];外语研究;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明亮;;关于语素和词划界问题的再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2 易莉莎;;浅谈“的”字短语[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3 杨帆;;范晓教授“三个平面”研究概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4 谷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别+V”与“别+V+了”结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5 胡进;;歧义句的产生原因及其分化方法[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李卫荣;;英语整体-部分领属表达的变化及与汉语的对比[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林松;;《盐铁论》时间副词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耿国锋;;关于二价名词的两个问题[J];北方论丛;2008年02期
9 年玉萍;;探析“NP了”的语法、语义、语用特征[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王依尔;;对日汉语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朴顺姬;现代韩国语被动表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卡依沙尔·艾合买提;现代维吾尔语情状类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詹碧文;现代汉语报纸新闻语言证据范畴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金智妍;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刘朝涛;中文问答系统中的句型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冯文贺;汉语连词及其相关结构的依存分析[D];武汉大学;2011年
10 祁世明;当代汉语变异的概念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玉海;预设的语义描写功能[J];中国俄语教学;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欣欣;动词的语义特征决定“自己”的语义指向[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3期
2 包诗林;论语义指向及其在句法研究中的作用[J];安康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3 刘芳;语义指向动词中心语的状语的考察[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刘芳;状语语义指向分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年02期
5 徐霞;表“类同叠加”的副词“也”的语义指向考察[J];天中学刊;2003年04期
6 税昌锡;语义表达的多维性与语义指向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王丹荣;动·补·宾结构的语义指向分析[J];襄樊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汪兰;“互相”的语义指向和语义特征[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7期
9 邵敬敏,吴立红;“副+名”组合与语义指向新品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06期
10 季南;;副词“都”的语义义源及其在《世说新语》中的语义指向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于江生;;语义指向的形式模型[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刘忠;刘英;刘敦荣;;性质语意逻辑[A];逻辑与认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许小星;亢世勇;;补语语义指向的制约因素[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4 王怡妲;;“X什么X”格式的多角度分析[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喻洁;;“再说”和“何况”用法及异同考察[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群卫;口福容易耳福难[N];音乐周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晓东;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郑众;现代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动态照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毛颢;汉英叙事语篇回指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阮氏明庄;汉越附加语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郭晓红;《战国策》形容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东海;汉语附加成分的语义指向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徐哲;论协同副词的语义指向[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凌姗姗;状语的单指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单登科;以副词“只”“都”“就”为例探究汉语语义指向问题[D];山东大学;2009年
5 呼叙利;语义指向理论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兴有;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的语义指向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陈永Zs;试论现代汉语副词的语义指向[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婷婷;汉语中动结构修饰语的语义指向分析[D];重庆大学;2013年
9 吴伟芬;宾内定语和主内定语的语义指向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10 尚宇;现代汉语范围副词语义指向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的数量短语作修饰语中歧义格式的语义指向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23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462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