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9 14:02

  本文关键词: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现代汉语中的形容词与名词是相当复杂的两类词,二者的搭配则更为复杂。在交际中,形名搭配的应用很广泛,但对留学生来说,形名搭配是学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应用中很容易出现偏误。关于形名搭配本体方面的研究开展得较早,也较全面,然而针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则比较少,但是这方面的研究是很有意思也相当有价值的。因此,本文将针对留学生语料探究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以期能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建议。本文首先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甲级和乙级双音节性质形容词分为主体类、事体类、物体类、时空类和评价类五大类,又分别将这五大类划分为若干小类。再将这些形容词分别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进行检索,统计出搭配的所有名词,并将其归类。其次,选取主体类形容词中的态度类形容词和情感类形容词、事体类形容词中的强度类形容词和范围类形容词、物体类形容词中的温度类形容词和外观类形容词、时空类形容词中的时长类形容词和环境类形容词这八小类形容词,统计出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与名词的正确搭配,分别分析每一小类与名词的搭配情况,概括出每一小类中的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频率、搭配能力和搭配倾向的不同情况。然后,我们统计出《大纲》中甲级和乙级双音节性质形容词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与名词的搭配偏误语料,并结合上述研究情况,分析留学生在运用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时正确运用的情况、回避现象以及偏误情况,并分别分析出现这些情况的可能原因。最后,根据留学生运用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与名词搭配时出现的这三种情况,及出现这三种情况可能的原因,给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双音节性质形容词 名词 搭配 对外汉语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绪论8-15
  • 0.1 选题理由8
  • 0.2 文献综述8-13
  • 0.2.1 形名搭配的本体研究8-13
  • 0.2.2 形名搭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13
  • 0.3 语料来源13-15
  • 第一章 双音节性质形容词和名词的分类15-21
  • 1.1 双音节性质形容词的分类15-18
  • 1.1.1 主体形容词(77个)15-16
  • 1.1.2 事体形容词(62个)16
  • 1.1.3 物体形容词(17个)16-17
  • 1.1.4 时空形容词(19个)17
  • 1.1.5 评价形容词(82个)17-18
  • 1.2 名词的分类18-21
  • 1.2.1 主体类名词18
  • 1.2.2 事体类名词18-19
  • 1.2.3 物体类名词19-20
  • 1.2.4 时空类名词20
  • 1.2.5 逻辑类名词20-21
  • 第二章 双音节性质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情况分析21-42
  • 2.1 主体类双音节性质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21-28
  • 2.1.1 态度类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21-25
  • 2.1.2 情感类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25-28
  • 2.2 事体类双音节性质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28-34
  • 2.2.1 强度类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29-31
  • 2.2.2 范围类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31-34
  • 2.3 物体类双音节性质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34-38
  • 2.3.1 温度类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34-36
  • 2.3.2 外观类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36-38
  • 2.4 时空类双音节性质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38-42
  • 2.4.1 时长类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38-39
  • 2.4.2 环境类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39-42
  • 第三章 留学生双音节性质形容词和名词搭配使用情况分析42-50
  • 3.1 留学生使用频率高、正确率也高的形名搭配情况42-43
  • 3.2 留学生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与名词搭配的回避情况43-47
  • 3.2.1 回避情况分析43-46
  • 3.2.2 回避的可能原因46-47
  • 3.3 留学生易混淆的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分析及偏误研究47-50
  • 3.3.1 对不同词语中相同语素的片面理解47-48
  • 3.3.2 对形容词后搭配抽象名词还是具体名词理解不当而引发的偏误48
  • 3.3.3 对形容词的搭配能力和倾向理解不够48-50
  • 第四章 双音节性质形容词和名词搭配的教学建议50-54
  • 4.1 强化双音节性质形容词和名词类对类教学的意识50-51
  • 4.2 通过双音节性质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频率与倾向辨析近义词51-52
  • 4.2.1 同类的近义形容词51
  • 4.2.2 跨类的近义形容词51-52
  • 4.3 强化典型搭配的输入并注重搭配的多样化52
  • 4.4 重视跨语言间的文化差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52-54
  • 结语54-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左双菊;;形名选择性匹配的认知动因[J];学术交流;2006年04期

2 黄国营;;“的”字的句法、语义功能[J];语言研究;1982年01期

3 曾妍妍;洪桂治;;SCT形容词搭配特征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4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2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462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b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