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留学生量词使用偏误分析及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探究

发布时间:2017-07-02 17:54

  本文关键词:留学生量词使用偏误分析及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留学生 量词 数量名结构 偏误 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汉语量词是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出现偏误最多的词类之一。分析留学生在数量名结构中量词偏误的类型及原因,提出量词教学应加强量词本体研究,完善教材和词典编写,更要明确量词教学的阶段性任务和目标,最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 保定学院中文系;
【关键词】留学生 量词 数量名结构 偏误 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语言具有民族性,表达相同的意义时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在表现数量概念的结构时就有着很大的差别。严格说来,英语语法中缺少量词这一词类,而汉语中的量词却非常丰富。据统计,收入量词最多的《现代汉语常用量词词典》(1991年)收入量词789个,即使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思思;;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樊中元;;谈量词教学中的语义层次[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彭媛;;由量词“串”管窥对外汉语量词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05期

4 杜艳;;以语义认知脉络为基础的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方法[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婉梅;表处所的“在Np”的语义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孙宜春;;“NP+V-起来+AP(VP)”句式的语义结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樊友新;;从“被就业”看“被”的语用功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何清顺;汉英词汇重叠式附加意义对比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陈红燕;;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用”字介词框架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卢英顺;现代汉语中的“延续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肖奚强;范围副词的再分类及其句法语义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孔令达;;“VP+过”的功能[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高华;;汉语里的“话题问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袁明军;;《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拟声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祝东平;高彦怡;;副词“就”的释义[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万龙;;方位词“前”的歧义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寇金凤;;浅析篇章连接成分“当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梁银峰;;《祖堂集》助动词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8 汪如东;;浅析“不差钱”[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9 昝红英;张坤丽;柴玉梅;俞士汶;;现代汉语虚词知识库的研究[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吴云鹏;昝红英;;基于错误驱动的现代汉语方位词用法规则的自动更新[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乌晓丽;“X+—N比—N+VP”表义功能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满蕾;东北方言数字词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张军珲;基于统计的常用汉语副词用法自动识别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丁熠;“契合”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刘喜瑞;“非X不可”句式的相关变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晓沛;蔡文丰;于为;;浅谈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现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郭晓沛;;浅析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产生偏误的原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张廷远;;隐含义素的剖析及其语用价值[J];汉语学报;2007年03期

4 戴曼纯!100089;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2期

5 李亚丽;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量词教法探微[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6 尹德谟;认知教学法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12期

7 缑瑞隆;;认知分析与对外汉语示形量词教学——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个案研究系列之一[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敏媛;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名量词习得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寸金燃;;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问题[J];大理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2 关执印;;量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偏误类型分析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王海艳;马云静;;对外汉语教学中单音形容词的教学策略[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S2期

4 潘洪超;;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偏误分析及启示[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7期

5 郭晓沛;蔡文丰;于为;;浅谈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现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王思思;;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孔令勤;;对外汉语量词“回”的教学[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6期

8 戴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声调问题[J];青年文学家;2011年04期

9 王海艳;马云静;;留学生单音形容词使用偏误研究[J];才智;2011年02期

10 王云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形象色彩[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顺琴;;汉语颜色词的教学策略[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刘宏帆;;“把”字句的习得研究及其教学——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赵延军;;对外汉语教学与词语辨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4 刘善涛;李敏;;基于信息库的新词词汇共性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5 许娜;;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颜色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瞿麦生;;论语用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7 邓时忠;;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思考[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宝玲;;试论对外汉语教学质量评估的实效性[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9 尹绍华;;对动态助词“了”的再认识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彭媛;;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探索——以量词“串”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苏军;对外汉语教学存在师资缺口[N];文汇报;2009年

2 徐慧;汉语外教成“白金”职业[N];北京商报;2007年

3 吴文;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吴双;对外汉语教学重塑中国“软实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5 实习生 苏瑞霞;“汉语热”凸显对外汉语人才紧缺[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王冰洁;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人事报;2007年

7 刘菲;扬起语言的风帆,让中华文化远航[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8 本报记者  红娟;李朋义:厉兵秣马“抢滩”对外汉语出版[N];中华读书报;2006年

9 执笔 高赛;汉语“走出去”是件大好事[N];光明日报;2010年

10 记者 郝中实;政协委员建议加快汉语“走出去”[N];北京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元莲仙;汉韩语言对比研究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林美淑;对韩汉语教学离合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黄平;汉藏语数量名结构语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杨彬;话题链语篇构建机制的多角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陈晨;留学生汉语体标记习得的实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管春林;汉英否定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丁银贞;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法的困难和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朱志平;汉语双音词的属性测查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敏;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2 唐淑宏;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丁蓉;动态助词“了”的隐匿规律与对外汉语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孙欣;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程度副词考察[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翟美玲;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反问句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谭三妹;初级阶段哈萨克斯坦留学生汉语量词运用偏误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爽;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常用个体物量词偏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龙娟;对外汉语教学趋向补语偏误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孔祥荣;初级水平留学生汉语听力课堂焦虑及其应对方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10 郭怡颖;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反义形容词不均衡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留学生量词使用偏误分析及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10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510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1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