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研究回顾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7-07-19 22:11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研究回顾与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修辞 对外汉语 修辞教学 中高级阶段 教学研究 汉语文化 教学效果 《修辞学发凡》 界定关 语言习得


【摘要】:正随着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日益发展,关注对外汉语教学的人越来越多,修辞教学最初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中高级阶段得以提倡,后逐渐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关注对象。在中国知网上以"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为主题词,我们共搜索到585篇相关文献,现对其现状做简要分析与思考。一、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研究回顾(一)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的界定关于修辞,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阐释。陈望道《修辞学发凡》(1932)首创了汉语修辞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河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汉语修辞;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中高级阶段;教学研究;汉语文化;教学效果;《修辞学发凡》;界定关;语言习得;
【基金】:河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SD141013)“汉语词语感情色彩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研究成果
【分类号】:H195.3
【正文快照】: 随着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日益发展,关注对外汉语教学的人越来越多,修辞教学最初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中高级阶段得以提倡,后逐渐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关注对象。在中国知网上以“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为主题词,我们共搜索到585篇相关文献,现对其现状做简要分析与思考。 一、对外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祥和;矛盾的和谐——谈对偶修辞理据[J];修辞学习;2000年Z1期

2 王苹;民族文化观照下的汉语修辞[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02期

3 谭汝为;论汉语修辞与汉文化的关系[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2年04期

4 宗廷虎;读江南新著《汉语修辞的当代阐释》[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 王同伦;第六届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J];修辞学习;2003年04期

6 刘天堂;论汉语修辞风格的表现[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李宏伟;浅析汉语修辞的两种解构现象[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4期

8 刘晓利;汉语修辞的文化底蕴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9 刘晓利;汉语修辞的文化底蕴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10 杨忠良;;汉语修辞的寻常语言艺术化[J];职业技术;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希杰;;第三届汉语修辞和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词[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2 朱德培;;试谈科技文章的汉语修辞[A];学报编辑论丛(第一集)[C];1990年

3 苏雪冰;余辞新;;关于第四届汉语修辞和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4 王德福;;一本学习汉语修辞的好教科书[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高万云;;王希杰《汉语修辞论》读后感[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6 宫岩;;“三一”理论的逻辑结构[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赵家新;;《黄帝内经》比喻的文化内涵[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8 罗旋;宗守云;;一部史论并重、继往开来的修辞学著作——评《汉语修辞论》[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白阿力玛;目的论下“两会”记者招待会汉语修辞格的口译[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任畅;新世纪以来汉语修辞新现象[D];黑龙江大学;2014年

3 池丹丹;对外汉语修辞辞格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4 田娉;中学语文汉语修辞教学的民族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5 闵丝丝;文化差异对汉语修辞效果的影响[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杨冰郁;近代汉语修辞词语的特征、类型和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杨书俊;夸张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565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565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5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