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同素双音节动词研究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8-13 08:19

  本文关键词:同素双音节动词研究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 相同语素 同素双音节动词 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本文以《汉语水平词汇和汉字等级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的1928个含有相同语素的双音节动词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主要探讨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同素双音节动词构词语素的特点。通过研究发现,这些语素具有构词能力强、相当一部分能独立成词、构成同素词后涉及义项较少、其意义与整词的意义关系密切等特点。(2)同素双音节动词间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研究表明,同组同素词中既有相同结构的同素词,也有不同结构的同素词,而在教学中选择相同结构的同素词进行集中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另外,同素双音节动词间的语义关系主要有等义关系、反义关系和联义关系三种,其中联义关系占绝大多数。(3)同素双音节动词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类型。本文采用解释分析法和数据统计法对所有的同素双音节动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其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类型主要有直接完全反映型、直接部分反映型、间接反映型和部分不反映型四种,其中直接完全反映型和直接部分反映型占绝大多数。最后,本文根据研究所得的结论对对外汉语教学和教材编写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希望能够以此指导同素双音节动词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 相同语素 同素双音节动词 对外汉语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1 绪论7-14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的目的7-8
  • 1.2 研究现状8-11
  • 1.3 术语说明11-13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13-14
  • 2 《大纲》双音节动词词性和字形的勘正及数量统计14-18
  • 2.1 《大纲》双音节动词词性和字形的勘正14-17
  • 2.2 《大纲》双音节动词数量统计17-18
  • 3 《大纲》同素双音节动词研究18-36
  • 3.1 同素双音节动词构词语素分析18-22
  • 3.2 同素双音节动词间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22-24
  • 3.3 同素双音节动词间联义关系的抽样分析24-28
  • 3.4 同素双音节动词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28-36
  • 4 本研究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和教材编写的启示36-44
  • 4.1 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启示36-41
  • 4.2 对教材编写的启示41-44
  • 5 结语44-46
  • 5.1 研究总结44
  • 5.2 研究中的不足44
  • 5.3 研究的展望44-46
  • 注释46-47
  • 参考文献47-50
  • 附录50-84
  • 后记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爱林;“得”前双音节动词的几点讨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赖积船;黄巧玲;;辞书失收《论语》古注双音节动词考释[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刘智伟;;试析含同一语素的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并存并用的原因[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于江;;双音节动词重叠的早期表现形式[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刘彤;;报道性标题的求简动因所形成的双音节动词搭配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薛秋宁,肖元珍;对应的单、双音节动词的非对应性[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11期

7 张平;桑丛丛;;单双音节动词的词频、同素与同义关联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03期

8 刘智伟;谭晓云;;谈含同一语素的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典释义——兼谈专项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的必要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年03期

9 金桂桃;;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辨析[J];汉语学习;2012年05期

10 火兴彩;;浅析日汉同形词的偏误类型——基于《汉语词汇大纲》中的甲级双音节动词[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敬敏;不喜欢戴校徽的调皮学生[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燕燕;汉语双音节动词重叠偏误分析及汉语教学[D];苏州大学;2016年

2 常聪;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动宾搭配的替换偏误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林彩燕;同素双音节动词研究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D];暨南大学;2016年

4 常晓芳;新旧版《现代汉语词典》双音节动词释义对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郭亚丽;《说苑》双音节动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政学;《杂宝藏经》双音节动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7 宋炜;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8 丛琳;《现代汉语词典》双音节动词释义括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蔺羽桐;面向汉语国际教学的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4年

10 王珏;《汉书》联合式双音节动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663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6663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2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