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对象类介词教学初探
发布时间:2017-08-20 02:13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对象类介词教学初探
【摘要】:介词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其中对象类介词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使用频率高,覆盖面较广,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有规律的偏误现象,是对外汉语介词教学的重中之重。 本文选取了一些在对外汉语课堂中常常作为重点的并且高频出现的对象类介词进行考察,简单地叙述了一下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 在此基础上,本文借助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语料库”,结合对象类介词的特点和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偏误类型分析,将学生在对象类介词运用中的偏误分为遗漏、冗余、误用和错序四大类。同时从解决偏误的目的出发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穷尽描写与列举研究相结合、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共时与历时考察相结合。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对象类介词 偏误分析及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前言7-11
- 一、研究对象7
- 二、研究现状7-9
- 三、研究方法9-11
- 第一章 对象类介词的界定及分类11-13
- 第一节 对象类介词的界定11-12
- 第二节 对象类介词的分类12-13
- 第二章 现代汉语中的对象类介词使用情况及其特点13-16
- 第一节 现代汉语中重点施事类对象介词13
- 第二节 现代汉语中重点受事类对象介词13-14
- 第三节 现代汉语中重点与事类对象介词14-16
- 第三章 外国学生学习对象类介词的偏误类型及分析16-26
- 第一节 介词遗漏16-18
- 第二节 介词冗余18-19
- 第三节 介词误用19-21
- 第四节 介词错序21-24
- 本章小结24-26
- 第四章 对象类介词偏误的成因及其对策26-33
- 第一节 对象类介词偏误的成因26-28
- 第二节 对象类介词教学对策28-31
- 本章小结31-33
- 结语33-34
- 参考文献34-36
- 致谢36-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丹青;汉语中的框式介词[J];当代语言学;2002年04期
2 韩容洙;对韩汉语教学中的介词教学[J];汉语学习;1998年06期
3 吕文华;“把”字句的语义类型[J];汉语学习;1994年04期
4 金允经;被字句中“被+NP”的特点[J];汉语学习;1996年03期
5 林柱;;日本留学生使用介词“对”的有关偏误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周国光;;试析汉语被动句的习得机制[J];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01期
7 肖奚强;;韩国学生汉语语法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2期
8 赵葵欣;;留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介词的调查[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2期
9 崔希亮;;欧美学生汉语介词习得的特点及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03期
10 陆俭明;关于汉语虚词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4期
,本文编号:704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70411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