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论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8-21 07:01

  本文关键词:论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人本主义 情感因素 对外汉语课堂 课堂氛围


【摘要】:上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罗杰斯强调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主张开发潜能,培养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使其成为自由的、完整的人。他们强调人的价值、体验,学生间、师生问合作的良好关系,营造宽松、安全的心理氛围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统一起来。70年代后期及80年代,语言教学专家和研究者开始探索如何把情感发展渗透到语言教学之中。 随着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发展,情感因素越来越为对外汉语教学所关注。但不乏过度“包容”学生等曲解误用情感因素的现象,师生关系失衡、学生学习态度不端、纪律散漫、学生学习动机下降等问题。 本文鉴于对外汉语教学对象多元化的特点,基于对外汉语课堂,在人本主义教育学的理论指导下,以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为依托,结合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案例,就安全感、归属感、认同感等对外汉语课堂中重要的情感因素的运用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人本主义 情感因素 对外汉语课堂 课堂氛围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95.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8
  • 第二章 研究综述8-10
  • 第三章 研究方法10-11
  • 第四章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11-14
  • 第一节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产生11-13
  • 第二节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内涵13-14
  • 第五章 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情感因素14-22
  • 第一节 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15-17
  • 第二节 课堂中的情感因素分类17-22
  • 第六章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应用与禁忌22-29
  • 第一节 给予学生安全感满足“安全需求”23-24
  • 第二节 给予学生归属感满足“社交需求”24-26
  • 第三节 给予学生认同感满足“尊重需求”26-28
  • 第四节 给予学生荣誉感满足“自我实现需求”28-29
  • 第五节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应用的的禁忌29
  • 第七章 结语29-31
  • 附录31-32
  • 参考文献32-33
  • 后记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健;;全球化语境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李占辉;刘君栓;;情感过滤因素与第二语言习得[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程胜,郑金洲;课堂教学交往中的虚假与真实[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06期

4 王晓晓;;美国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12期

5 杜光强;;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1期

6 程佳;;和谐课堂氛围的营造[J];教育探索;2008年08期

7 宋瑶;;浅谈中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差异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2012年24期

8 董海峰;;浅谈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与突发事件处理[J];网络财富;2009年06期

9 项茂英;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3期

10 王定华;王超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学观[J];心理学探新;1989年03期



本文编号:711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711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1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