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二题
本文关键词:修改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二题
更多相关文章: 语法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 北京语言大学 教学语法 对外汉语教材 美因兹大学 语法单位 “把”字句 语法学界 描写语言学
【摘要】:正1990年,德国美因兹大学柯彼德教授在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强烈呼吁"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急需修改"。二十多年来,修改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以下简称"语法体系")一直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界乃至世界汉语教学界关注的问题。2014年10月,柯彼德教授在北京语言大学所做的学术报告中再次呼吁修改"语法体系",并论述了几个原则问题。听后有所触动,在此谈两点认识。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
【关键词】: 语法体系;对外汉语教学;北京语言大学;教学语法;对外汉语教材;美因兹大学;语法单位;“把”字句;语法学界;描写语言学;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1990年,德国美因兹大学柯彼德教授在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强烈呼吁“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急需修改”。二十多年来,修改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以下简称“语法体系”)一直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界乃至世界汉语教学界关注的问题。2014年10月,柯彼德教授在北京语言大学所做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庆倩;;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内部时间结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杨晓黎;;传承语素:汉语语素分析的新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汪红艳;开启之功 创新之力——略论汉语语法学的草创与革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4 冯鸣;英语表持续时段的for短语和汉语时量词语的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5 刘颖;现代汉语中几种表示相同比较的句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蒋美丰;;充分把握原文 有效落实译文[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7 严芳;;浅谈对外汉语中离合词的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8 薛凤生;;动补结构否定形式小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9 李锦;;《三国志平话》的程度副词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10 刘旭;;浅论“X门”的结构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思洁;;形合与意合的哲学思辨[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杜衡;李林霞;;技术特征团和外延比较法——对修改超范围的判断方法小议[A];专利法研究(2009)[C];2010年
3 龚千炎;;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4 靳光瑾;郭曙纶;肖航;章云帆;;语料库加工中的规范问题——谈《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类标记集规范》[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5 严春美;郭熙铜;陈晓东;;基于电子病历的智能诊断系统研究[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陆丙甫;;全球化和汉语的优化[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7 李艳娇;杨尔弘;;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连词考察[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武宏琛;;现代汉语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研究述评[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谢白羽;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志富;现代汉语领属性偏正结构及其相关句法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任敏;现代汉语非受事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孟德腾;现代汉语嵌入式预制语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林新宇;汉语和韩国语话题句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石娜;从形合意合角度比较《傲慢与偏见》两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友学;句首介词“在”的隐现及其对外汉教学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焦阳;现代汉语类词缀“坛”、“界”、“圈”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晓蕾;量词“颗”、“粒”、“枚”的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艾小艳;英汉左移位构式的认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邬述法;《九章算术》虚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静;山西大同方言的实词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王宣予;中高级阶段越南留学生汉语“得”字补语句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序东;;《中学新语法体系教学参考》序[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2 李秀梅,宗守云;大学语法与中学语法[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潘国荣;语法教学中的析句方法问题[J];嘉兴师专学报;1981年02期
4 廖定文;说语法体系[J];金筑大学学报(综合版);1998年04期
5 萧斧;;曹著“语法初步”[J];语文学习;1954年06期
6 刘钦荣,孟昭泉;信息·语言·语法[J];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7 林青松;;简论语法通则与词语个性[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8 沈国威;;渡边语法简介[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3年06期
9 郑有仪;;几种语法体系之比较(上)[J];语文教学通讯;1987年04期
10 曹文安;;语法的社会性与训诂[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2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永红;除了练“口”还要养“心”[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侯铁生;外语启蒙如何走出误区[N];山西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婉梅;黎氏语法体系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敏;《现代汉语八百词》语法体系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2 胡宇慧;黄廖本《现代汉语》不同版本语法体系的比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洪岩;关于格式化的“ヲ问题节”中“ヲ”语法功能的论考[D];燕山大学;2010年
4 李琳琳;汉语补语在韩语语法体系下的对比表达探究[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24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724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