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7-09-05 11:19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与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对外汉语教师 职业倦怠 情感耗竭 去人格化 低成就感


【摘要】:本文使用Maslach设计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对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并在其中选取12位具有代表性的汉语教师进行访谈。文章发现:从总体上说,对外汉语教师职业倦怠情况不太严重,但情感耗竭维度已出现中度倦怠;性别和职称等因素对对外汉语教师职业倦怠三个维度都没有显著影响;对外汉语教师的学历对其职业倦怠的低成就感维度有极其显著影响;教龄对对外汉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情感耗竭维度有极其显著的影响。最后,针对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缓解职业倦怠的策略。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师 职业倦怠 情感耗竭 去人格化 低成就感
【基金】:北京语言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为13YBG35) 北京语言大学院级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为14YJ010001)成果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一引言职业倦怠是由Freudenberder(1974)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指服务行业职员所感受到的一种身心极度疲惫(wear out)的综合反应状态。这种状态容易导致职员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和行为,进而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因此,教育、医学和警察等一些服务性行业都很重视对职业倦怠的研究。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贾晓波;陈凤荣;;工作倦怠的测量及其干预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1期

2 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3年01期

3 周彦良;;普通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4 尹山鹰;;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探讨[J];外国语文;2011年S1期

5 唐进;;大学英语教师的工作倦怠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1年05期

6 杨秀玉;西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7 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1期

8 李永鑫;工作倦怠及其测量[J];心理科学;2003年03期

9 孟娟;彭运石;;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爱恨情仇[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长喜;杨立正;;高校在青年教师培养中应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刘敏岚;;农村青年教师压力问卷的编制与统计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3期

3 李静;史慧颖;夏凌翔;谭浩;姚志会;;成渝农民工工作倦怠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4 刘四英;桑青松;;高校辅导员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5 刘成玉;班永飞;李镇译;;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影响——以贵州省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林宁波;邢颖;;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1期

7 王金娥;;从心理学的角度论普通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王晓英;王旭峰;;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成因及自我调适[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周惠玉;黄成毅;王秀梅;梁圆圆;;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研究——以延安地区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5期

10 罗璇;;影响工作倦怠的组织情境因素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列英;胡芊;;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研究——以A公司为例[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薛宏玲;;吉林市第二十七中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薛祖梅;殷小川;向艳;;竞技体育教练员职业倦怠量表编制的初步构想[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李成义;陈菊英;;山西省大同市重点高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分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5 张力为;林岭;;运动性心理疲劳研究进展[A];2006-2007体育科学学科发展报告[C];2007年

6 张海英;;社会支持缓解教师职业倦怠[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7 常向东;马丹英;;企业员工工作倦怠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吴继红;赵璧全;王玲;;绩效管理认知对高校中层干部敬业度影响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曾垂凯;时勘;;IT员工的工作需求、工作资源与工作倦怠[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周毅刚;郭玉江;刘洋;;高校教师体育锻炼与工作倦怠相关研究[A];第九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潘伟颖;房地产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相关因素和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俊山;中小学班主任的情感素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华;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工作变动流入的卫生技术人员工作状况综合评价[D];山东大学;2011年

5 石蕾;知识型员工职业倦怠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李永鑫;三种职业人群工作倦怠的比较研究:基于整合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彭小虎;社会变迁中的小学教师生涯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寇冬泉;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结构、特点及其与工作效果的关系[D];西南大学;2007年

9 蔡传明;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琳琳;国有企业员工工作倦怠与工作投入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鑫,张阔,赵国祥;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3期

2 贾晓波;陈凤荣;;工作倦怠的测量及其干预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1期

3 陈明丽,许明;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卢秋玲;现阶段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束定芳;;外语教师与科研[J];国外外语教学;2002年01期

6 辛广勤;;论述大学英语教师在岗自我发展[J];国外外语教学;2006年03期

7 周燕;;中国高校英语教师发展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年03期

8 赵海燕;;论增强大学英语教师科研能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11期

9 夏纪梅 ,黄建滨 ,罗立胜 ,张文霞;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笔谈(一)[J];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01期

10 张志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雨;;提问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1期

2 孟长勇;加强对外汉语电化教学的教材建设[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涂文晖;论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古代文学教学的特殊性[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李旖旎;基于网络的对外汉语教学课件制作系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第一届对外汉语与修辞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王玲娟;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音感教学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肖路;对外汉语影视课中教师的主体作用[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王路江;对外汉语学科建设新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2期

9 ;第一届对外汉语与修辞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6期

10 刘晓海,徐娟;建构主义在对外汉语高级阶段教学设计中的体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金铭;;“十五”期间对外汉语学科建设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柏亚东;;对外汉语精读教材用词情况调查及分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秀婷;;对外汉语教学管理过程刍议[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4 郝晓梅;;试论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5 朱明媚;;浅谈对外汉语兼职教师队伍的问题与对策[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6 付玉凤;;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中的文化教学初探[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汪欣欣;;“变易理论”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曾小红;;有关对外汉语英汉翻译教材的思考[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谢晓燕;;基于语言稳态理论的对外汉语报刊教材词表更新[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东明;;试论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柏林记者 王怀成;中外合作编写对外汉语新教材[N];光明日报;2008年

2 胡南;对外汉语推广要有市场化意识[N];光明日报;2009年

3 吴文;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刘一 张亿;放慢开设热门专业的脚步[N];天津教育报;2010年

5 记者 刘宝森 高洁;就业出口变窄,困扰对外汉语毕业生[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6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王笑菁;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三原则”[N];光明日报;2013年

7 记者卢新宁;北大将大力培养对外汉语人才[N];人民日报;2002年

8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副社长 王壮;站在对外汉语出版的最前沿[N];中华读书报;2013年

9 伊者;让汉语走向世界[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商报记者 王东;“对外汉语”2006新趋向[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翁晓玲;基于元语言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释义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张晓苏;认知心理视角下的对外汉语词汇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冬梅;信息技术与对外汉语课程整合理论及实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徐玲婵;博客辅助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陈树峰;从隐喻角度探讨对外汉语熟语教学[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彭云;对外汉语辞格教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王钧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彩云;对外汉语朗读课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雷慧;基于影视作品的对外汉语课件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敏;对外汉语轻声词教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Do Huu Hoang Bach(杜有黄百);对外汉语跨文化的教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张欢;对外汉语课堂教师纠正性反馈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97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797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f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