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交际口语的隐性语用文化

发布时间:2017-09-07 06:17

  本文关键词: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交际口语的隐性语用文化


  更多相关文章: 对外汉语 交际口语 隐性语用文化


【摘要】:语言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每种语言都深受其文化的影响。汉语的交际语承载着丰富的语用文化规则。语用文化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内容。国内已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普遍重视的是显性的语用文化,对隐性语用文化则缺乏研究和关注。本文通过列举具体事例来说明和分析汉语交际口语中隐含着丰富的隐性语用文化因素。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和语境下向外国学生解释汉语语用的文化蕴涵,将使学生更深刻地感知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对汉语的深层认识和准确运用的能力。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关键词】对外汉语 交际口语 隐性语用文化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语用学(Pragmatics)是语言学的一个新领域,它研究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语用学是讲究语言合适、得体的学问。使用语言不能只讲究遣词造句的正误,更重要的是语言使用是否合适、得体。要做到真正理解和恰当使用一门语言,学习者必须要了解这门语言背后的深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丽元;从英汉文化差异看语用翻译[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顾军霞;;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蒋磊;语用翻译与文化语境差异[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宋英华;张晶;;从语用分析视角谈汉语交际中的会话隐含[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5 郑建新;梁文青;;语用文化差异与语用翻译[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明;称呼语的语用特征及其语用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周方珠;论社交指示的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詹全旺;;新闻言语行为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徐宏亮;称呼语的社交指示功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5 王惠敏;;大学英语交际性听力测试中的语用预设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6 陈宏;;文化导向型外语教学模式探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秦冬梅;;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介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韩颖;;歧义结构的翻译及其教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魏月红;会话含义的语用阐释[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牛小玲;;解读语用学中合作原则的违反现象[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育青;;邀请语及应答语的跨文化比较[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2 徐芳;;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English Humorous Utterance[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3 邱林林;;委婉语功能的语用学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4 游淑芬;;值得推荐的一本工具书——1995年新版《汉英词典》[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向朝红;;英汉词典语用信息处理现状的调查及分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于伟昌;;汉译外来语言学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明;;词典中的语用义及其局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8 杨文秀;;英语学习词典中的语用信息——从LDOCE2到LDOCE4[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9 杨文秀;;学习词典中的模糊限制语[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吴琼;;翻译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腾;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际语语用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6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龚娜;湘方言程度范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静;语用认知视角下的指称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谢元春;女性修辞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金智妍;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丹;语言学术语汉译规范化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王明亮;人称指示映射现象的认知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许丹;英语广告语中语用预设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赵才华;会话含义及其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莹;语用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商标词英译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陈建林;基于语料库的国际英语学习者书面语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吴斯岚;俄语笑话的语言学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丽元;从英汉文化差异看语用翻译[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蒋磊;语用翻译与文化语境差异[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程以芳,何泽清;语境与话语意义的推导[J];荆州师专学报;1998年03期

4 许汉成;格赖斯会话隐含理论:背景、成就与问题[J];外语研究;2001年02期

5 廖开洪;;会话含义学说的哲学逻辑思考[J];外语学刊;2006年05期

6 何自然;什么是语用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04期

7 桑思民;翻译与文化交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4期

8 叶苗;关于“语用翻译学”的思考[J];中国翻译;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雨;;提问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1期

2 孟长勇;加强对外汉语电化教学的教材建设[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涂文晖;论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古代文学教学的特殊性[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李旖旎;基于网络的对外汉语教学课件制作系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第一届对外汉语与修辞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王玲娟;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音感教学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肖路;对外汉语影视课中教师的主体作用[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王路江;对外汉语学科建设新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2期

9 ;第一届对外汉语与修辞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6期

10 刘晓海,徐娟;建构主义在对外汉语高级阶段教学设计中的体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金铭;;“十五”期间对外汉语学科建设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柏亚东;;对外汉语精读教材用词情况调查及分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秀婷;;对外汉语教学管理过程刍议[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4 郝晓梅;;试论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5 朱明媚;;浅谈对外汉语兼职教师队伍的问题与对策[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6 付玉凤;;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中的文化教学初探[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汪欣欣;;“变易理论”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曾小红;;有关对外汉语英汉翻译教材的思考[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谢晓燕;;基于语言稳态理论的对外汉语报刊教材词表更新[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东明;;试论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柏林记者 王怀成;中外合作编写对外汉语新教材[N];光明日报;2008年

2 胡南;对外汉语推广要有市场化意识[N];光明日报;2009年

3 吴文;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刘一 张亿;放慢开设热门专业的脚步[N];天津教育报;2010年

5 记者 刘宝森 高洁;就业出口变窄,困扰对外汉语毕业生[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6 记者卢新宁;北大将大力培养对外汉语人才[N];人民日报;2002年

7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副社长 王壮;站在对外汉语出版的最前沿[N];中华读书报;2013年

8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王笑菁;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三原则”[N];光明日报;2013年

9 伊者;让汉语走向世界[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商报记者 王东;“对外汉语”2006新趋向[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翁晓玲;基于元语言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释义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张晓苏;认知心理视角下的对外汉语词汇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冬梅;信息技术与对外汉语课程整合理论及实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徐玲婵;博客辅助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陈树峰;从隐喻角度探讨对外汉语熟语教学[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彭云;对外汉语辞格教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王钧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彩云;对外汉语朗读课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雷慧;基于影视作品的对外汉语课件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敏;对外汉语轻声词教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Do Huu Hoang Bach(杜有黄百);对外汉语跨文化的教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张欢;对外汉语课堂教师纠正性反馈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078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8078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d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