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初级阶段介词搭配的偏误分析及对策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初级阶段介词搭配的偏误分析及对策
【摘要】:汉语中的介词是由动词虚化演变而来的,没有实际意义,解释这些介词就成了一大难点。而且介词不能单独使用,总是要与其它实词或短语进行搭配,构成介词短语才能修饰、补充其他成分。这样的搭配没有统一的规律,形式又多样,这让外国学生学习起来难于上青天。 本文从对外汉语初级阶段介词搭配的角度进行展开,对介词搭配做一个简单的定义。首先根据泰国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和学生的汉语水平,选取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最基本的5个介词进行搭配。通过平时的上课教学,本人在学生掌握这些介词搭配规则的基础上,捕捉他们学习时出现的一些情况和问题,依据实际情况再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具体的问题,并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尤其是偏误方面的研究,然后提出自己相应的解决办法。本文主要选出了几个比较典型的介词进行本体和偏误方面的研究。 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绪论中说明了选题的依据及价值,即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介词搭配在汉语中的作用进行了肯定的说明:介词搭配的使用可以为介词的教学提供一条更有规律的途径,让母语非汉语的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时更加容易、方便。在绪论中叙述了研究现状和范围,确定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对具体的5个介词“从、和、对、从、比”进行偏误分析及对策研究。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是对介词搭配的本体方面进行研究。先总结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介词搭配的现状,后对介词搭配这个词语进行定义和分类,把它归类到搭配中的固定搭配之下。还对5个介词进行了具体的搭配和分类。 论文的第三部分,对论文数据进行搜集。本人在泰国教书的过程中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分别从学习对象、学习因素考察学生对介词搭配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作为论文的重点部分:第四章对第三部分所搜集的数据和5个介词与其它不同词语之间的搭配进行分析,研究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介词搭配中出现的问题,得出如下结论:一、学生对介词搭配的掌握度不够熟练,导致在遇到有部分搭配成分相同或者相似时,很容易混淆。二、受泰语语法的限制,学生会受到泰语翻译的影响,容易造成介词搭配词语错误的情况。三、其它如老师的讲解、老师对泰语的掌握程度,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对汉语学习的难易程度。 第五部分针对介词搭配的偏误研究,提出几点相应的对策。 论文最后对论文进行总结,结合材料、数据与偏误分析进行概括。无论是介词搭配的本体研究,还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分析中,介词搭配都非常重要,摸清楚了介词搭配中的隐性规则,能让学生轻松类推,掌握好汉语。
【关键词】:对外汉语 介词搭配 偏误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95.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1.1 论文选题的依据及价值10-12
- 1.1.1 本文选题的理论意义10-11
- 1.1.2 本文选题的实际意义11-12
- 1.2 研究现状及范围12-14
- 1.3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14-15
- 第二章 介词搭配的本体研究15-21
- 2.1 关于词语搭配15-18
- 2.2 介词搭配的研究18-21
- 2.2.1 介词搭配的定义18-20
- 2.2.2 介词搭配的类型20-21
- 第三章 关于五组介词搭配的调查问卷研究21-24
- 3.1 调查对象21-23
- 3.2 调查方法23
- 3.3 问卷调查23-24
- 第四章 五组介词搭配的偏误分析24-47
- 4.1 介词:在、和、对、从、比24-25
- 4.2 介词“在”的搭配分析25-34
- 4.2.1 “在”与方位处所词进行搭配的偏误分析26-31
- 4.2.2 “在”与“之间”、“中间”的搭配偏误分析31-33
- 4.2.3 “在”与时间词“(的)时候”相搭配的偏误分析33-34
- 4.3 介词“和”的搭配偏误研究34-37
- 4.4 介词“对”的搭配偏误研究37-41
- 4.5 介词“从”的搭配偏误分析41-43
- 4.5.1 介词“从”与方位处所词进行搭配的偏误分析41-43
- 4.5.2 介词“从”与介词“到”的搭配偏误分析43
- 4.6 介词“比”的搭配偏误分析43-47
- 第五章 五组介词搭配偏误的相关对策47-50
- 第六章 结语50-52
- 参考文献52-54
- 附录54-6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61-62
- 致谢62-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彭玉兰;魏艳丽;;9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研究综述[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年01期
2 林杏光;张寿康先生与词语搭配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3 李晓琪;;论对外汉语虚词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03期
4 赵葵欣;;留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介词的调查[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2期
5 孙汉萍;汉、泰语的同异性比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6 王建勤!100083;历史回眸: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02期
7 陆俭明!10087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申修瑛;现代汉语词语搭配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月清(Uraiwan Sae-Wong);汉语时间介词“在”、“从”与泰语相应时间词对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2 王亚西;汉语常用同义介词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余敏;介词“往”“朝”“向”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邢意和;对外汉语教学中介词教学[D];天津大学;2005年
5 吴素兰(Yupin Karanyadech);从中泰对比看泰国学生汉语常用介词的习得与教学[D];苏州大学;2007年
6 李珊;泰国学习者汉语常用介词偏误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10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810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