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和“会”的同义词辨析
本文关键词:“能”和“会”的同义词辨析
【摘要】:基于对比分析的理论,本文将通过对比法、归纳法和分析法,并从同义词的角度来分析和辨别表可能义能愿动词"能"和"会"的异同点。我们发现"能"和"会"相重合的表达意义主要体现在表能力和表可能的义项上;其次,二者的语法和语用功能的复杂交叉也给外国学生带来了学习的障碍,导致在学习和使用中产生种种的偏误情况,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课堂上,教师依据合理的教学原则、方法将非常有助于外国学生的能力和习得情况,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情景中正确地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同义词 能愿动词 “能” “会”
【分类号】:H136
【正文快照】: 汉语词汇数量多,其表达的意义既深刻又复杂,其中出现了具有相同或相近意义的词,如:“西红柿”和“番茄”;“成果”和“后果”等,我们把它们叫作“同义词”。同义词之间其实是“大同小异”、“同中存异”的关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其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同义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子云;;关于“能+VP”结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2 叶南;能愿动词的义素结构和跨层次的交际功能[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3 梅立崇;;同义词词典编纂散论[J];世界汉语教学;1988年02期
4 孟祥英;“能”与“会”使用上的几个问题[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5 周小兵;“会”和“能”及其在句中的换用[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6 刘晓颖;;对外汉语易混淆词汇的教学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1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宜春;;“NP+V-起来+AP(VP)”句式的语义结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刘志富;;现代汉语中“X的X”结构的对举现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3 韩光清,王法政;英语缩略语略议[J];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4 祖人植;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思路述评——从语言共性与个性的视角[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顾鸣镝;;关于构式承继及其理据的可探究性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杨淑培;农业科技文章中的无主句、省主句与缺主句辨析[J];编辑学报;1999年04期
7 郭晓沛;蔡文丰;于为;;浅谈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现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屈正林;祈使句中动词重叠式及其语用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金庆爱;;韩汉原因表达对比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宋国杰;;汉语和英语中的补语比较研究[J];大家;2010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琳;陈丛梅;;《汉英奥林匹克词典》的词目确立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鹏元;;询问式搜索请求的模式分析[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徐莉娜;翻译中句子结构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阮氏丽娟;汉语方位词及其类型学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乔翔;汉英形修名结构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金智妍;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王翠;俄语语序的语言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吴春红;现代汉语位事范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吕红梅;现代汉语量词“个”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王天佑;汉语取舍范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孙凡;现代汉语结果体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宁杰;插入语的主观性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陶胜妃;现代汉语谓词修饰词前后位置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白克宁;越南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张欢;现代汉语名词的复数表达形式及其标记问题[D];南昌大学;2010年
6 崔亚丽;泰国学生汉语习得中状语语序偏误研究及其教学策略[D];山东大学;2010年
7 蒋雪;现代汉语连动式复合词研究[D];鲁东大学;2011年
8 王路;中级水平韩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顺序考察[D];吉林大学;2011年
9 林志永;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的汉语语法教学指导方案[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陈春燕;对外汉语教学助词“了”的选项与排序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刁晏斌;对外汉语教学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王振来;论能愿动词的语义类别[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王振来;谈能愿动词在句子表达中的作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4 张博;;同义词、近义词、易混淆词:从汉语到中介语的视角转移[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3期
5 李行健;从语言发展和社会心理看某些词语的规范问题[J];语文建设;1987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毅,张庆云;同义词辨析(十三)[J];语文建设;2001年02期
2 宋国明;简评《常用英语同义词辨析》[J];大学英语;1988年04期
3 张志毅,张庆云;同义词辨析:决/绝 构造/结构 反省/反思[J];语文建设;2000年01期
4 张志毅,张庆云;同义词辨析(六)[J];语文建设;2000年07期
5 张志毅,张庆云;同义词辨析(八)[J];语文建设;2000年09期
6 张志毅,张庆云;同义词辨析(十七)[J];语文建设;2001年06期
7 张志毅 ,张庆云;同义词辨析(二十)[J];语文建设;2001年09期
8 张志毅,张庆云;同义词辨析(十九)[J];语文建设;2001年08期
9 张志毅,张庆云;同义词辨析(十五)[J];语文建设;2001年04期
10 张志毅,张庆云;同义词辨析(十)[J];语文建设;200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守仁;;谈谈英语同义词的辨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彭宣维;;我国的英汉同义词词典[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吴飞;曾东京;;简评《现代英语惯用法词典》[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学惠;;基于框架语义学的同义词辨析及其在词典编纂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晏丽芝;;简评《新时代英汉大词典》[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苏新春;王惠;卢伟清;秦少康;;语言知识库的内化与细化——完善词义知识库之设想[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周明海;亢世勇;;基于标注语料库的现代汉语状元槽序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黄欣;;评《牛津现代高级英语学习词典》第六版[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世凯;;语义功能语法的结构主义阐释[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10 尚英;;VV与V一V式动词重叠的特征调查研究[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亚雄;日本传统音乐巡礼[N];音乐周报;2004年
2 记者 傅云;大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N];江西日报;2005年
3 江苏省海门师范附属小学 唐伟华;让学生学会读书[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4 王道森;立法中的语言技巧[N];法制日报;2003年
5 木子;干部考核要突出实际工作能力[N];光明日报;2005年
6 朱萍 孙宜华;抓牢语文基础知识 力争复习“零失误”[N];连云港日报;2005年
7 江明华;全球通这次也“能”吗?[N];科技日报;2005年
8 孙 荪;冯杰的散文[N];河南日报;2004年
9 刘渊 周生宏;南疆旅游“4+1”模式的解读[N];新疆日报;2004年
10 刘慧英;口语语病的两个语法成因[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永圭;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能”的否定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王彤伟;《三国志》同义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孟晓妍;若干组先秦同义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张占山;语义角色视角下的谓词同义词辨析[D];厦门大学;2006年
5 鞠彩萍;《祖堂集》谓语动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来兴;宋元话本动词语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罗小如;《淮南子》动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杨洪建;哈萨克族学生汉语否定结构习得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9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李剑影;现代汉语能性范畴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魏;能愿动词“要”的日译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路;中级水平韩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顺序考察[D];吉林大学;2011年
3 陈盈新;中高级泰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顾娟;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能愿动词偏误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林珠里;汉韩能愿动词比较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戚瑞瑞;基于义素分析与义差分析的德语同义词辨析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慕海珑;对韩初级汉语教学中的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赵丹;表示估价的能愿动词及留学生使用偏误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9 刘郑婵;越南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10 沙茜;美国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的习得顺序考察[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13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813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