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英译不对等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13:25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英译不对等现象研究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提供大量可理解的输入,使语言输入变成语言的“吸收”。在对外汉语课堂实践中,外语学习者接受的语言输入一定要是可以理解的语言输入。因此,作为对外汉语教材内容辅助手段的英译在教学中尤为重要。切合原文、意义明确的英译对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使留学生更好地理解目的语,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成果的实现。但英译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使译文与目的语几乎不存在完全对等语,词汇意义、修辞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转换可能存在不足。基于此,本文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分为以下内容:分析英译不对等现象的原因,并结合对外汉语教材进行例释分析,在此基础上试提出此现象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处理办法,以达到以优化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本研究以源语和目的语的差异、等效理论和描述翻译学作为理据,指出了英译不对等现象的由来;同时进行案例分析,并尝试总结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类型。其中,《体验汉语》、《新实用汉语课本》、《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初级汉语口语》、《高级汉语口语》等教材对差异类型提供了较为翔实的案例。 最后,本文试提出了教材的翻译策略和英译的使用原则,希望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一点儿启示,使英译在教学中得到更充分的处理,促进语际正迁移,,更好地完成对外汉语教学任务。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 汉英翻译 不对等 教学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10
- 第一章 英译不对等现象综述10-14
- 第一节 英译不对等现象的由来10-12
- 一、 思维方式的差异与语言文化空缺10-11
- 二、 构词、句子结构和篇章的差异11-12
- 第二节 翻译理论中对英汉不对等现象的阐述12-14
- 一、 奈达的等效理论12-13
- 二、 不等值的描述翻译学13-14
-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英译不对等现象分析14-31
- 第一节 词汇意义的差异14-20
- 一、 语义空缺14-16
- 二、 词义冲突16-18
- 三、 词类相异18-20
- 第二节 修辞意义的差异20-25
- 一、 语体信息的差异20-22
- 二、 联想信息的差异22-25
- 第三节 语法意义的差异25-31
- 一、 结构形式的扭曲26
- 二、 使用范围的混淆26-31
- 第三章 翻译策略和英译使用原则31-38
- 第一节 教材编写的翻译策略31-34
- 一、 意译、音译法31-33
- 二、 直译加注法33-34
- 第二节 英译的使用原则34-38
- 一、 把握教学规律,循序渐进34-35
- 二、 尽量利用正迁移,合理转化负迁移35-36
- 三、 运用英译对比法,促进汉语学习36-37
- 四、 把握英译的文化渗透原则37-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1
- 后记41-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洁;;从对等的角度研究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的英语翻译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2 余心乐;;对外汉语教材外文编辑加工要项[J];中国编辑;2008年02期
3 任敏;;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对释词[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4 王素云;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表编译中的几个问题[J];汉语学习;1999年06期
5 钱玉莲;偏误例析与对外汉语教材编写[J];汉语学习;1996年03期
6 曹炜;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钱多;李雷;;试论对外汉语初、中级教材生词的英文翻译问题[J];焦作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8 王东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互动的[J];上海科技翻译;2003年01期
9 张宁志;;汉语教材语料难度的定量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3期
10 王汉卫;;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媒介语问题试说[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2期
本文编号:820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820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