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语法化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的融合性及独立性初探——以“以”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24 03:15

  本文关键词:语法化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的融合性及独立性初探——以“以”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语法化 对外汉语教学 “以”


【摘要】:本文结合"以"的语法化顺序和"以"及其相关词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编排,认为:多义词在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及教学安排中可借鉴该词语法化理论的研究成果,但并不能盲从或照搬其语法化顺序:1.教材应优先收录一个词使用频率最高、最可能用于基本交际的义项,然后根据语法化顺序讲解语法化程度最低的义项及中间义项;2.针对那些语法化程度较高、意义虚化程度较高的义项,应该抛开词源,单独教学;3.针对那些教材收录义项缺失、无法形成语法化连续统的多义词,要慎用语法化顺序的指导作用;4.有些可看作话语标记的虚词,则无需从其语法化的根源着手。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
【关键词】语法化 对外汉语教学 “以”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一、引言“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最早由Meillet提出,指的是“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或现象。典型的语法化现象是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语或结构式变成无实在意义、仅表语法功能的语法成分,或者一个不太虚的语法成分变为更虚的语法成分。”[1]语法化主要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振武;“以为”的形成及相关问题[J];古汉语研究;1997年03期

2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J];古汉语研究;1998年01期

3 高顺全;;多义副词“还”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02期

4 方经民;;现代汉语方位成分的分化和语法化[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2期

5 吴福祥;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1期

6 李计伟;;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词语语法化研究——以“尽管”和“简直”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年01期

7 管春林;;语法化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以“所”字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年05期

8 罗端;;从甲骨、金文看“以”字语法化的过程[J];中国语文;2009年01期

9 高顺全;动词虚化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02期

10 高顺全;;从语法化的角度看语言点的安排——以“了”为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曾海清;;也论“到”的语法化——兼与北京大学刘子瑜先生商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高玲玲;张明;;语法化动因的再认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孟晓慧;;“非常”谈[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王琳;;方位词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6 徐明星;;国内语法化研究评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7 张宗洁;;从词化对比角度分析英汉“走”类动词的语义[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时昌桂;;介词“替”的用法及虚化历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左双菊;;位移动词“来/去”带宾能力的不对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10 李素英;;也谈语气副词“其实”的形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邓兆红;;英汉指示代词“的”与“that”的语法化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伟;周卫红;;试论语法化理论在对比语言学中的应用——以英汉语篇中替代类型之对比研究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方向红;宋春阳;;介连兼类词“以”的句法语义区别特征及消歧策略[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解明静;;对外汉语综合课带“得”补语教学顺序研究[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莫启扬;语言中的时间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学;2011年

6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阮氏丽娟;汉语方位词及其类型学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清平;“里”、“里面(头、边)”的共时历时考察及方位词的双音化效应[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志富;现代汉语领属性偏正结构及其相关句法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丽萍;“不要太”结构的语法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耿冰;“实现事件”结构词汇化模式的英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晶晶;《孟子》的介词“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谷全;“看”与“look”的语法化对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句探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曾检红;限制副词“只”与“X”的粘合[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黄e,

本文编号:909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909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e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