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对外汉语精读教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对外汉语精读教学研究
【摘要】:文章利用多元智能理论,通过对广东工业大学四个对外汉语平行班教学的实例进行对比实验,探讨多元智能理论与对外汉语精读课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国际文化教育中心;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对外汉语 精读教学
【分类号】:H195.3
【正文快照】: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在研究了不同对象的人脑与智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它包括: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即掌握并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即使用数字和推理、抽象思维、分析与归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寅玲;;试论高雅艺术与校园文化——以湖南吉首大学为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苏全喜;;研究性学习与美术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3 张婷婷;;用多元智能而教——加德纳多元智能的中国化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4 张菡;;“高校美育”课程教学评价模式探析——多元智能理论在高等教育教学评价中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5 徐正旭;吴新炎;;促进多元智能发展的武术课程模式设计研究与实践[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姜玲玲;;多元智能理论与文秘专业教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7 朱忠祥;童政权;李有林;;多元智能理论对培养大学生自信心的启示[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董爱华;;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新教育理念[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3期
9 因杰秀;;山西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多元智能特征的调查[J];搏击(体育论坛);2012年04期
10 武艳;;多元智能理论对舞蹈教育的启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学通;;发挥多元智能的强项带动作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2 丁忠明;朱汉春;;创新现代畜牧业人才培养理念,培养高素质创业人才[A];“培育创业人才,,推进现代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菀心;;基于Moodle平台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A];贵州省外语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黄梅英;;融多元智能理论于技校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5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馨月;面向个性化学习的体感计算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吴晓义;“情境—达标”式职业能力开发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惠虹;论蒙台梭利体系之感觉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伟;培育个体生命自觉[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旭民;合成时代——概述绘画材料对油画学科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建妹;中职数学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顾纯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D];苏州大学;2010年
4 綦胜联;英语教师在职培训现状分析与培训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庆军;地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英格;多元评价态度与自选评价偏好[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健;新课程背景下上海市中学美术学习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邢夏婕;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教师角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廖小群;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远”工程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张霞;新课程下高中政治课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友谊;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育的意义[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丁志军;;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07期
3 房立敏;李志红;;谈多元智能理论与外语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9期
4 熊子龙;;多元智能理论与“研讨式”教学[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赵毅;;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高校语文教学[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吴琼;;基础英语教育中引入多元智能理论的必要性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22期
7 王海燕;;多元智能理论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启示[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3期
8 薛荣;;多元智能理论与外语教育评价的多元化[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年04期
9 晋刚;;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探究式学习的探讨[J];职业时空;2008年08期
10 沈致隆;;跨学科的心理学家和哈佛的通识教育——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加德纳的成长过程和学术背景[J];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秀荣;董书海;;浅析多元智能理论对素质教育的促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2 王卫民;;全面发展不等于扼杀学生个性——多元智能理论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评价中的应用[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集[C];2014年
3 黄梅英;;融多元智能理论于技校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3年
4 吴半边;;以多元智能理论构建科学素质的实践和探索[A];2009年广东省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优秀论文选编[C];2009年
5 卢春根;毛文华;;高校高水平田径队多元智能训练模式实践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5年
6 徐永明;;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7 王源;;探究式学习与学生多元智能理论的开发[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黑龙江卷)[C];2010年
8 曹广涛;;多元智能理论与创业教育[A];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山东课题组研究成果[C];2005年
9 王淑双;;论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黑龙江卷)[C];2010年
10 高珂娟;;多元智能理论在听损儿童康复课程中的运用[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范绪锋;多元智能理论应当怎样借鉴?[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徐启建;多元智能理论的历史与现实[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安定区东关小学 董淑琴;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学校管理的实践探讨[N];定西日报;2007年
4 齐齐哈尔大学 赵忠山邋朱家亮;“多元智能理论”对课程改革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8年
5 安定区东关小学 董淑琴;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开启学生的成材之门[N];定西日报;2008年
6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陶西平;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推进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宿迁市宿豫区蔡集中心小学 高翔;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N];江苏教育报;2008年
8 浙江省兰溪市厚仁中学 何伟平;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思考[N];学知报;2010年
9 天津市第三中学 柴中秀;在多元智能理论引导下,优化美术课堂教学[N];天津教育报;2011年
10 吴洪杰 宝山;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雪蓉;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学业失败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马鸥;基于现象学与教育现象学的多元智能理论及教育应用评析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闫芳;多元智能理论中国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4 骆焕丽;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职业学校学生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韩爱群;多元智能理论视野内的写作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段阳阳;论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许晓熙;论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渤海大学;2014年
8 车情;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无纸化作业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9 李晓丹;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优化大学英语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10 韩璐;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08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908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