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对外汉语阅读教材及教学的文化贴切度
本文关键词:试论对外汉语阅读教材及教学的文化贴切度
【摘要】:国际汉语教学的总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并且最终使其具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又分为文化意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策略等四个方面。阅读理解能力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部分,在语言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教材是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训练的依据和基础,阅读教学开展的的各个环节都是围绕着教材而来的。因此,合理的编写阅读教材、选择课文内容对学习者阅读能力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笔者于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任教期间发现,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所使用的阅读教材《汉语阅读教程》第二册中的部分文化因素存在与留学生汉语水平、学习需求以及与社会主体文化价值观不同步的现象。故而,笔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借鉴文化教学及文化教材评估的基本标准,从阅读教材编制的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等方面分析了《汉语阅读教程》第二册中出现的文化问题。 本文由以下五章内容组成: 第一章前言,主要介绍子《汉语阅读教程》第二册的各课体例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对国内外关于文化教材的编写研究和评估标准进行了概述,并由此界定了“文化贴切度”的概念。 第三章通过对《汉语阅读教程》第二册中文章选材、生词中英文对照及课后练习设计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进而得出该教材中的文化因素与留学生的学习需求的贴切度。 第四章则是通过对外汉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该教材的教学方式以及教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冲突现象,探讨了课堂教学中对文化障碍的恰当处理方式。 第五章中结合《汉语阅读教程》第二册中的文化现象对阅读教材及课堂教学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 初级阅读 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95.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一、前言10-14
- 1.1 问题的提出10-11
- 1.2 《汉语阅读教程》第二册简介11
-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11-12
- 1.3.1 有助于避免课堂教学中的文化障碍12
- 1.3.2 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中国文化及提升阅读能力12
- 1.3.3 为阅读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参考12
- 1.4 主要研究方法12-14
- 二、相关理论概述14-18
- 2.1 国内外关于文化教材的理论研究14-15
- 2.1.1 关于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编写14
- 2.1.2 关于对外汉语教材评估的标准14-15
- 2.2 “文化贴切度”的提出15-18
- 2.2.1 文化与语言教学15-16
- 2.2.2 “文化贴切度”概念之界定16-17
- 2.2.3 本次调查评估的标准制定17-18
- 三、从编制设计看《汉语阅读教程》第二册的文化贴切度18-30
- 3.1 课文的内容选定18-20
- 3.1.1 文章题材的偏向性18-20
- 3.1.2 文化因素对阅读难易度的影响20
- 3.2 补充阅读的内容选定20-24
- 3.2.1 文章题材的设定20-23
- 3.2.2 与课文的协调性23-24
- 3.3 生词设计及注释24-27
- 3.3.1 词汇范围选定24-26
- 3.3.2 生词中英文对照中的文化差26-27
- 3.4 课后练习的设计及评估27-30
- 3.4.1 课后练习的基本设置27-28
- 3.4.2 学生及教师对练习的反应28-30
- 四、《汉语阅读教程》第二册课堂教学的文化贴切度30-35
- 4.1 对外汉语阅读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30-31
- 4.2 阅读课堂中的文化教学方式31-33
- 4.2.1 显性教学32
- 4.2.2 隐性教学32-33
- 4.3 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冲突及问题处理33-35
- 五、从文化贴切度看对外汉语阅读教材与教学的改革35-39
- 5.1 关于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的改革35-36
- 5.1.1 单元难易度注意前后一致性及阶段性提升35
- 5.1.2 避免单一生僻的文化内容35-36
- 5.1.3 选篇符合当今主流文化价值观36
- 5.1.4 习题设计增强开放性36
- 5.2 关于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改革36-39
- 5.2.1 调整文化介绍的话语风格37
- 5.2.2 借助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37
- 5.2.3 注重文化的交际性运用37-39
- 参考文献39-42
- 附录1:关于《汉语阅读教程.第二册》学习效果的调查问卷42-44
- 附录2:问卷调查结果统计44-46
- 附录3:1-20课生词及英文注释46-5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55-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英;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研究——兼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等级大纲建设[J];汉语学习;2004年01期
2 张英;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J];汉语学习;1994年05期
3 刘颂浩;我们的汉语教材为什么缺乏趣味性[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李继先;试论初级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5 张慧芳;陈海燕;;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内容和语言文化因素[J];社会科学家;2006年S1期
6 杨国章;;文化教学的思考与文化教材的设计[J];世界汉语教学;1991年04期
7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材创新略论[J];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02期
8 李泉;;论对外汉语教材的针对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2期
9 顾琦一;;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及其接口之争[J];外语教学;2005年06期
10 赵贤州;;略述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的制订[J];世界汉语教学;1988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璐;动机在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丹丹;初级汉语阅读微技能教学方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花发华;《现代汉语阅读入门》与《这样阅读》的对比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4 任晓;基于书面语的对外汉语阅读理解教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肖霞;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的评估与开发[D];浙江大学;2011年
6 高珊;词边界信息对留学生汉语阅读的影响[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7 刘雁玲;对外汉语初级教材文化项目的编排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张f^文;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教材中文化项目评估初探[D];南京大学;2012年
9 刘琴;初级汉语阅读教材练习设计的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逄双双;阅读心理学与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19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919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