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韵律对副词的句法制约
本文关键词:汉语韵律对副词的句法制约
【摘要】:我们在组织汉语句子的时候,通常会将副词置于动词前面,却并不像英语那样将副词置于句子的末尾。因此,类似于"他买了房子已经"的句子在汉语中是非常"拗口"的,也就是"不合法"的。关于这类语法现象的探讨有很多,但多数是对语法现象的归类。尤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只限于告诉留学生怎么用,却很少解释为什么这样用。其实,汉语中这种句法结构的形成是在汉语本身韵律结构驱动下所形成的。本文将从韵律学角度来解释汉语中此类句法结构形成的内在动因。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关键词】: 汉语 韵律 副词 前置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尹洪波;;饰句副词和饰谓副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年06期
2 杨德峰;;时间副词作状语位置的全方位考察[J];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02期
3 冯胜利;;从韵律看汉语“词”“语”分流之大界[J];中国语文;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然;;汉语韵律对副词的句法制约[J];文学教育(上);2016年08期
2 朴锦海;;汉韩频率副词句法位置共性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年07期
3 张然;;汉语韵律对时间名词的位置制约[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年07期
4 杨德峰;;也说饰句副词和饰谓副词[J];汉语学习;2016年02期
5 徐晶凝;;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思考——教师教育的国际化视野[J];海外华文教育;2016年01期
6 车慧;张萌;;时间词“刚”、“刚刚”之比较[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7 程荣;;语汇学的研究对象与新语的类型特点[J];世界汉语教学;2015年04期
8 李榕;;现代汉语语篇中的时间连接成分辨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年08期
9 董津革;;现代汉语述宾式离合词研究综述[J];国际汉语学报;2014年02期
10 蔡象丽;;基于位置分布的汉韩副词对比研究——以韩国学生的汉语副词位置偏误为中心[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彦春;副词位置变化与相关的句法—语义问题[J];汉语学习;2001年06期
2 胡明扬;说“词语”[J];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03期
3 董秀芳;述补带宾句式中的韵律制约[J];语言研究;1998年01期
4 段业辉;语气副词的分布及语用功能[J];汉语学习;1995年04期
5 吴中伟;关联副词在周遍性主语之前[J];汉语学习;199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岩;谈日本俳句特殊的语法现象[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1期
2 许钧;对《法语中近年常见的一些新语法现象》一文的一点看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79年04期
3 马立鞭;;无理之妙与不通之通——诗的反逻辑、反语法现象述略[J];山花;1990年12期
4 赵日新;;汉语方言特殊语法现象小札 绩溪方言的“过”和“看”[J];中国语文;2002年02期
5 朱冠明;湖北公安方言的几个语法现象[J];方言;2005年03期
6 陈魏俊;谭文旗;;尹湾汉简所见语法现象一则——量词词尾化补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8期
7 陈琼;;语法教学在新课标下的运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1期
8 张会森;;语法和语法教学[J];中国俄语教学;2010年01期
9 毛意忠;这些也是近年来的新语法现象吗?[J];外语教学与研究;1979年04期
10 许肇本;;成语中的特殊语法现象[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敏;张旗;;《左传》语法现象例析[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燕;;赣语赣县话的语法现象[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2期[C];2011年
3 吴定川;;布依语新兴语法现象分析[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丰县欢口育英初级中学 于海影;浅谈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N];学知报;2011年
2 芮东莉;国内语法调查研究引入新框架 ——《语法调查研究手册》 近日出版[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3 高密市实验中学 孟华华;如何帮学生清除阅读中的障碍[N];学知报;2010年
4 徐世璇;新发现的语言和新语言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姚X/;《春秋公羊传》词_Y、语法专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黄立诗;马来西亚华语口语部分特殊语法现象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
3 刘宇;哈尔滨方言语法现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亮平;语法教学的新思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中芹;语法教学:显性还是隐性?[D];扬州大学;2006年
3 樊守媚;南阳方言语法现象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2年
4 汤菁菁;语法在阅读中的重要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包晗;新时期新语法现象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于丽洁;汉语V+le结构与英语have+V-ed结构的语法化对比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7 闫慧;宝鸡方言语法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江山丽;《诗经》及其注疏若干语法现象比较[D];吉首大学;2010年
9 茅磊闽;《论衡》副词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10 朱福妹;“到底”类完结义动词的语法化[D];温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38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938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