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口语教材话语标记的考察分析及教学建议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口语教材话语标记的考察分析及教学建议
【摘要】:话语标记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从被提出之后就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国外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发表了许多论文和著作;国内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汉语和英语,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成果则为数不多。话语标记是日常口语交际中一类重要的功能词,在交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要想学好汉语口语,话语标记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知识点。因此,在对外汉语教材尤其是口语教材中,应当体现话语标记的编排与应用。然而,无论是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在对外汉语课堂上,汉语学习者都很少有意识地运用这些话语标记,甚至忽略了汉语口语中的这一语言现象,有时候还会由于不了解汉语中的话语标记造成误解,影响正常的口语交际。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外国汉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外国汉语学习者进行有效交际的前提是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汉语的意思,然而在实际的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对外汉语教师多注重对语法和难理解词语的讲解,却忽视了对诸如“你还别说”、“可不是”、“你也知道”这些连接成分的讲解。究其原因与对外汉语教材的编排有很大关系,编者在编排教材的过程中没有把话语标记这一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呈现给教师和学生。与此同时,对外汉语教师也没有注重这一教学内容,因而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这些表达形式的运用,使得留学生在口语练习中忽略了这些表达形式的学习与运用。为了研究并解决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话语标记教学缺失的这一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介绍话语标记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界定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话语标记,据此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话语标记进行分类,并根据此分类统计整理本文研究的两种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的话语标记,对比分析两种教材中话语标记的具体呈现情况;设计问卷,调查使用这两种口语教材的留学生的话语标记习得情况,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教学实际状况,从而得出话语标记的学习效果;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话语标记教学的相关改进建议。
【关键词】:对外汉语 口语教材 话语标记 教学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18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1.1.1 研究目的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话语标记研究现状12-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5
- 1.3 研究对象及方法15-18
- 1.3.1 研究对象15
- 1.3.2 研究方法15-16
- 1.3.3 研究重点及难点16-18
- 2. 中级汉语口语教材中话语标记的考察18-29
- 2.1 话语标记的定义及特征18-22
- 2.1.1 话语标记的定义18-19
- 2.1.2 话语标记语的特征19-22
- 2.2 话语标记的分类及功能22-25
- 2.2.1 话语标记的分类22-24
- 2.2.2 话语标记的功能24-25
- 2.3 教材中话语标记的统计考察25-29
- 2.3.1 数据收集25-26
- 2.3.2 调查统计26-29
- 3. 留学生话语标记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29-41
- 3.1 调查对象及内容29-32
- 3.1.1 调查对象29-31
- 3.1.2 调查内容31-32
- 3.2 调查目的及过程32-33
- 3.2.1 调查目的32
- 3.2.2 调查过程32-33
- 3.3 调查统计与分析33-41
- 3.3.1 留学生话语标记语了解情况的考察33-36
- 3.3.2 留学生话语标记使用情况分析36-41
- 4. 关于话语标记语的教学及建议41-46
- 4.1 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话语标记的现状41-42
- 4.1.1 忽略话语标记在口语教学中的地位41
- 4.1.2 缺少系统性的话语标记知识体系41-42
- 4.1.3 缺少话语标记相对应的课后练习42
- 4.2 关于话语标记教学的建议42-46
- 4.2.1 针对教材内容编排的建议43-44
- 4.2.2 关于话语标记语教学的建议44-46
- 5. 结语46-47
- 附录47-53
- 参考文献53-55
- 致谢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阚明刚;;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年05期
2 王寒娜;;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李心释;姜永琢;;对话语标记的重新认识[J];汉语学习;2008年06期
4 朱佳佳;陆延;;论话语标记的语篇功能[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6期
5 郭李琴;袁志强;;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许家金;;话语标记的现场即席观[J];外语学刊;2009年02期
7 尹海良;;自然口语中的话语标记“别说”[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永春光;邓晓明;;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文学教育(上);2010年01期
9 姚双云;张磊;;话语标记“但是”的宏篇连贯功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任振翔;;浅析话语标记“不是我说你”[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殷治纲;李爱军;王霞;;“嗯”、“啊”类话语标记的语音学研究[A];2007’促进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安娜;侯敏;;基于传媒语言语料库的话语标记自动识别与消歧研究[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易美珍;;“我想”的语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安娜;侯敏;;语料库中的插入语标注研究[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咸菊;北京口语常用话语标记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陈睿;基于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刘丽艳;口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D];浙江大学;2005年
4 于海飞;话轮转换中的话语标记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徐欣;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小说语篇中话语标记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李秀明;汉语元话语标记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严敏芬;汉语中不礼貌构式的社会与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管志斌;语篇互文形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曦;“大河小说三部曲”话语标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干璐;“白话文运动”时期英美翻译文学中的话语标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陈晶;韩中话语标记“(?)”与“不是”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4 周艳妮;汉语话语标记“好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施俊武;叹词“哎呀”之多维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胡艳;话语标记“你看(说)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杨望龙;话语标记产生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杨亚洁;话语标记“然后”的话语组织功能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可;现代汉语连词类话语标记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10 陈海娟;推论性话语标记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68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968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