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激励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0-07 21:32

  本文关键词:激励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激励教学法 对外汉语 教学 应用


【摘要】:激励有引发、维持人们行为动机的作用。激励教学法的本质旨在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激励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尽快实现教学目标。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对激励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作者单位】: 解放军理工大学军教院;
【关键词】激励教学法 对外汉语 教学 应用
【分类号】:H195.3
【正文快照】: 一、激励教学法生产生有利于目标实现的优势动机,引发学生指向“激励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借目标实现的行为,可以激励学生采取行动。助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由于目标的导向作用,需要从宏观出发给学生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诱发其积极参与学习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炳学;姜可;;高校课堂教学中激励方法的探讨[J];经济师;2011年08期

2 杨立华;;对外汉语课堂情境教学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年08期

3 郭马兵;激励理论评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4 刘晓雨;;提问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沙宗元;;课外语言环境对留学生汉语习得的作用和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龙腾飞;施国庆;张小晨;;征地与移民安置中的政府激励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3 刘淑一;;浅析韩国学生常见汉语发音失误和几种常用对外汉语教学方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4 马悦馨;;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5 周湘;;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在全球推广的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6 王艺霏;;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7 苏香瑞;;浅析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的差异[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8 陆华;李业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瓶颈与突破[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9 丁俊玲;;发散思维与商务汉语会话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04期

10 洪波;王海波;;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学生在红河学院汉语学习情况调查[J];大众文艺;201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米;泰国大学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朴宣姝;学前对韩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朴英烈;员工心理所有权对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顾文涛;企业需要层次理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5 袁振华;香港南亚裔学生中文学习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琪;新加坡华语词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于富海;农村信用社治理机制及治理效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丁氏红秋;越南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于海阔;人类表演理论视角下的对外汉语交际能力研究[D];厦门大学;2013年

10 黄氏娴(Huvnh Thi Nhan);汉语越南语形容词程度表示法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慧;基于影视作品的对外汉语课件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窦连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多音字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张广磊;H公司薪酬激励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王志海;对外汉语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立华;俄罗斯留学生初级口语课堂情境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顺芬;泰国清迈大学汉语专业总体设计调查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周媛;基于人力资本定价的企业中层经理薪酬激励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8 孙宝妃;中高级留学生汉语关联词语教学方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剑;对外汉语副词教学之语境设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肖莹;留学生古代汉语教材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余萍;;管理激励在高校课堂互动式教学中的设计运用[J];北方经贸;2010年07期

2 贝文力;;外语教师的职业角色[J];国外外语教学;1997年04期

3 刘英侠;;应用激励理论提高高校课堂的教学质量[J];经济师;2007年05期

4 华长慧;教学创新:构建师生互为主体的平台[J];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5 车丽;情境教学的心理特征浅析[J];普教研究;1995年04期

6 马欣华;;课堂提问[J];世界汉语教学;198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伟;语料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丁安琪;论行动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年01期

3 王丹;;游戏法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成功(教育);2010年11期

4 佟文晶;;浅谈图示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5期

5 刘亚;邹文;;浅谈幽默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8期

6 牟莉;;联想关系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孙德金;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研讨会纪要[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01期

8 李红;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1期

9 陈光磊;21世纪的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01期

10 郭振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媛;;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探索——以量词“串”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刘巍;;中文电影在对外汉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3 朱晓军;;量词分类小议----兼谈“量词”英译问题及英汉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邱亲仁;;双语心理词库构建新型对外汉语双语学习词典[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杨海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定位与“管用、精当、易学”——以东南亚华裔留学生“了”教学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燕;;新词语的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黄启庆;;杜克项目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杨艳;;入门级对外汉语教材词汇的计量研究——基于四套教材与大纲的比较[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蒋丽;;浅谈对法汉语初级阶段口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语言理论的新发展——2004·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语言学会专场综述[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菲;向对外汉语老师致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郑庆君;对外汉语专业的母语之忧[N];光明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陈道龙 郑全庆;是热门专业,还是虚火夹生饭[N];新华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赵晖;让汉语文化走向世界[N];无锡日报;2009年

5 徐维彬;我国全面加强汉语国际推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记者 瞿凌云 通讯员 刘中兴;全球上演汉语热[N];长江日报;2005年

7 记者 陈茹冰;对外汉语教师需求与培训两热[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8 本报实习生 顾婧 记者  陆静斐;课上热烈讨论 论文“超额”完成[N];文汇报;2006年

9 记者 李启昌 吴晓燕 杨昕雨;云师大200名青年志愿者活跃泰国搭建“汉语桥”[N];云南日报;2006年

10 盛文杰;汉语热舞中文文教产业热气飙升[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文龙;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块构建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3 朱习文;古天文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王美玲;对外汉语文化语用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MARIA DELCARMEN ESPIN GARCIA;针对母语为西班牙语翻译专业学生的对外汉语阅读教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于海阔;人类表演理论视角下的对外汉语交际能力研究[D];厦门大学;2013年

7 邓杉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案例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李芳兰;现代汉语语义韵的理论探索与习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河崎深雪;汉语“角色语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李宇宏;现代汉语多义词词义引申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姣;语境理论与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D];云南大学;2010年

2 田志华;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与HSK(高等)难点[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晓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浅议[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马宁;对外汉语课堂话轮转换中的语用标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翁慧芬;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宋昀霏;汉英熟语比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7 刘刚;典型因果复句关系标记在对外汉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在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对外汉语语境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陈俊男;两岸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选词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刘佳莹;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90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990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1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