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价值目标的建构及实现途径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价值目标的建构及实现途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实践 价值目标 建构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其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使大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但是,根本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学实践的支撑,而且具体教学实践的实施需要教学实践价值目标的指导和引领,因此建构科学合理的教学实践价值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所包含的内容具有极强的系统性、理论性,以及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价值目标的建构和实践操作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根本目标的实现存在一定差距,客观上导致学生难以实现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认同、内化和外化,难以将知识体系、教材体系转化为素质体系、能力体系。因此,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价值目标的建构应该定位于知识、情感和能力三方面,形成知识、情感和能力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且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价值目标。进而促使学生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感的认同、实践的外化,保证学生的知行统一,最终树立科学的“三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知识、情感和能力价值目标应有机统一于具体的实现途径之中。可以总括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紧扣学生需求特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利用情感体验的自因性诱发、创建社会实践条件、坚持问题导向、启迪创新思维等诸多方面。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实践 价值目标 建构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一章 绪论6-13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6-7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7-10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10-11
- 第四节 创新及不足之处11-13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价值目标概述13-19
-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价值目标的概念阐释13-15
-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价值目标的实现状况15-19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价值目标的建构19-28
- 第一节 知识价值目标19-22
- 第二节 情感价值目标22-24
- 第三节 能力价值目标24-26
- 第四节 三种价值目标内在关系26-28
-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价值目标的实现途径28-36
- 第一节 知识价值目标的实现途径28-31
- 第二节 情感价值目标的实现途径31-33
- 第三节 能力价值目标的实现途径33-36
-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39
- 附录39-42
- 致谢42-43
-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利;政治理论课与“三个自觉”[J];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09期
2 张秀荷,马凤娟,董连堂;努力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3 沈济时;加强和改善政治理论课全面推进高校素质教育[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4 曲跃厚;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J];思想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5 李向成;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把握的五个特点[J];思想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6 白刚;《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五个转换》[J];思想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7 刘立祥;激情与政治理论课教学[J];思想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8 雷丽君;政治理论课教与学相结合初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9 林红;运用“情感启发”教好政治理论课[J];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01期
10 何美金;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途径[J];吉林教育科学;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令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2 俞丽君;李春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析[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3 张新薇;;独立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讨[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4 周贵卯;;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和谐校园建设[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5 何伟纲;王国强;;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主体作用[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6 李光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7 李立勇;李贵成;;适应两个变 实现两个转变 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考[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8 陈效兰;吴征;;师生互动式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运用[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9 张维薇;;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的几点思考[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杨经录;;一体化:科学发展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的当代表征[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国忠;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N];青岛日报;2005年
2 王淑军;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代乐;全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研讨会在贵阳召开[N];贵州日报;2008年
4 记者 王晖;全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召开[N];河南日报;2008年
5 记者 李欣;努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新局面[N];青海日报;2008年
6 广西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家组首席专家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韦日平;“八○后教师、九○后学生”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N];光明日报;2009年
7 江南大学教授 谢振荣;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N];人民日报;2010年
8 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黄蓉生 程龙;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N];光明日报;2009年
9 程美东;我们应怎样看待思想政治理论课[N];人民日报;2013年
10 记者 江芸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5年推出50名省级名师[N];四川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2 叶荣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建设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3 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艳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凝聚力作用的定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陈鸿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余清;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郭纯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喻刚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逃课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杨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5 杨元芳;四川省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曹福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7 王宁;问题·原因·对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郎蜀岚;以05方案为指导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孙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评价及其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10 董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35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035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