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庚子赔款对民国高等教育的资助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25 21:02
本文关键词:英国庚子赔款对民国高等教育的资助及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英国庚子赔款 中英庚款董事会 资助 高等教育
【摘要】: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各国军费及损失费共计9.82亿俩白银,分39年还清。是为“庚子赔款”。1908年美国率先退还部分庚款用于兴学,英国作为庚子赔款大户之一,出于各方面因素的考虑于1912年开始提出退还庚款,但过程颇为曲折复杂,直至1930年才达成协议。英国退赔的庚款由中英庚款董事会管理,按照《解决中英庚款换文》的规定,退赔的庚款主要用于铁路建设及其他的生产事业,庚款获得的息金用于文教事业。根据《中英庚款息金用途支配标准》,息金主要被用于五类教育事业,其中资助高等教育及研究机关的所占比例最高。英国庚子赔款简称“中英庚款”,按照资助重点的不同,中英庚款对高等教育研究机关的补助,可分为战前、战时两个不同的时期。抗日战争之前,由于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高校的发展重点在于扩大建制,中英庚款对高校的补助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及科学设备费上。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全国动乱,高校锐减,高校教师和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成为主要的社会问题,中英庚款董事会转而重视对人的关注。通过设置讲座教授席、资助原有工作后因战事爆发被疏散的科学研究者、设置科学助理岗位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工作等举措来缓解这一社会问题。中英庚款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另一大突出贡献就是举办了九届庚款留英考试,共录取了193人。庚款留英考试是当时竞争最激烈、录取率最低的留学考试,所选出的人才是当时最优秀人才。庚款留英效果显著,为民国时期培养了一批杰出的科技人才,在整个民国留学教育中独树一帜。英国不是庚款退赔数量最多的一个国家,但庚款却达到了“收效最宏”的效果。其中确立明确的目标、组建多元的组织、设立完备的制度、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及实施严格的监管来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都是值得我们借鉴与反思的。
【关键词】:英国庚子赔款 中英庚款董事会 资助 高等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9.2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问题的缘起9-10
- 1.2 文献综述10-14
- 1.3 选题意义14
- 1.4 研究方法14-16
- 第二章 英国庚子赔款的历史沿革16-27
- 2.1 英国庚子赔款的由来16-18
- 2.2 英国退还庚款18-27
- 2.2.1 退还过程18-21
- 2.2.2 退还的原因21-24
- 2.2.3 退赔庚款的管理和使用24-27
- 第三章 资助高等教育27-36
- 3.1 战前重点资助高校基础设施及设备29-31
- 3.2 战时关注对人的资助31-36
- 3.2.1 设置讲座教授席31-32
- 3.2.2 资助科学研究者32-33
- 3.2.3 资助应届毕业生33-36
- 第四章 支持留英教育36-44
- 4.1 留英生的选拔程序36-38
- 4.2 留英生的选拔情况38-39
- 4.3 留英生的经费保障39-40
- 4.4 留英生的发展情况40-44
- 第五章 补助其他文教事业44-47
- 5.1 开发西北教育44-45
- 5.2 建设中央图书馆、中央博物馆45-46
- 5.3 保存古物46-47
- 第六章 反思与借鉴47-52
- 6.1 目标清晰,审时度势,合理分配资助资源47-48
- 6.2 精心挑选,组成多元,,保证组织决策水平48-49
- 6.3 制度完备,规则细致,规范庚款使用流程49-50
- 6.4 严格审核,按期考核,切实监督资助效果50-52
- 参考文献52-5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4-55
- 致谢55-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田正平;张建中;;中英庚款与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6期
2 ;国内最近职业教育消息[J];教育与职业;1936年07期
3 刘晓琴;中英庚款留学生研究[J];南开学报;2000年05期
4 孟凡明;;中英庚款交涉:缓付、停付及退还的历史考察[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5 胡振宇;;丁殨教授及其文字学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06期
6 郑刚;;中英庚款与民国时期的教育[J];教育与经济;2011年03期
7 孟凡明;;论1926年威林敦访华及其双重使命[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鸾芳;英国庚子赔款对民国高等教育的资助及启示[D];苏州大学;2016年
2 孟凡明;中英庚款用途争议研究(1923-1931)[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95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095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