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精神在高校的育人功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两弹一星”精神在高校的育人功能研究
【摘要】:高等院校承担着培育人才、创新科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也是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大任务。“两弹一星”精神是指“两弹一星”研制者在研制、试验核弹、导弹以及人造卫星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爱国情感、奉献精神、团队合作、艰苦奋斗以及自主创新等优秀品质,“两弹一星”在高效育人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感,敬业品质,团结协作,艰苦奋斗,自主创新五个特点。“两弹一星”精神在高校的育人功能有:理想信念的导向功能,忠诚老实的作风素质塑造功能,团队写作的激励功能,团队协作的激励功能,科学与人文精神并重的创新素质的锻造功能和艰苦奋斗的熏陶功能。“两弹一星”精神在高校育人功能发挥的主要路径有:发挥了高校课堂教育的主渠道,发挥了高校育人的主题教育,发挥了高校育人的社会实践以及发挥了高校育人的文化熏陶。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两弹一星”背后功臣[J];晚晴;2011年07期
2 ;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J];湖南教育;1999年20期
3 ;“两弹一星”:震撼世界的巨响[J];初中生世界;2009年Z4期
4 李长文;;催人奋进的“两弹一星”精神[J];中学政史地.初中政治;2006年02期
5 管志远;陈湖波;匡辉;;记住历史.思考今天.选择事业 “两弹一星”精神在清华[J];中国核工业;2000年01期
6 欧媚;刘源浩;;水木清华:“两弹一星”的智力助推器[J];社会观察;2011年04期
7 ;“两弹一星”:震撼世界的巨响[J];初中生世界;2009年Z5期
8 任光华;周志勇;;“两弹一星”的人才启示[J];中国人才;2006年21期
9 马建光;;论“两弹一星”科技精英群体师承效应[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1期
10 闫兆华;荣文纲;;为“两弹一星”献青春[J];山西老年;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史润水;;“两弹一星”精神与科技创新[A];山西省创造学会创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议专辑[C];2001年
2 王纪一;;毛泽东与“两弹一星”战略决策[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2年(上)[C];2013年
3 ;张引[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选杰 秦洁;“两弹一星”历史研究高层论坛举办[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2 记者 付毅飞;“两弹一星”历史研究高层论坛举行[N];科技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谢德;“两弹一星”熔铸共和国安全核盾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国实;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建设创新型国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本版编辑 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顾问、院士 梁思礼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工程顾问、院士 彭士禄 原国家科委副主任 吴明瑜 原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 甘子玉 中科院原副秘书长 王玉民 国家专利局原副局长 明廷华 “长征三号”火箭总设计师、院士 谢光选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龚育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 夏国洪;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推动自主创新伟业(二)[N];科技日报;2006年
6 记者 宿东 实习记者 王娟;追思钱老 探讨创新[N];中国航天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马文方;“两弹一星”精神更具现实意义[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8 中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党组;在新时期将“两弹一星”精神发扬光大[N];人民日报;2011年
9 记者 隋笑飞;“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巨幅肖像油画展举办[N];人民日报;2011年
10 记者 邢宇皓;“两弹一星”历史研究高层论坛举行[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力;“两弹一星”精神在高校的育人功能研究[D];南华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443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244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