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视野下贵州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
本文关键词:“美丽中国”视野下贵州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 出处:《遵义医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伴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日益蔓延,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作为执政理念并正式写入党章,2015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确定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足以见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创新发展道路的的信心和决心。当代的贵州大学生是未来中国尤其是贵州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对“美丽中国”的认识程度,秉承怎样的生态文明观,如何看待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影响着我省乃至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美丽中国”能否实现。本文首先介绍“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观以及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概念,并总结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态价值观、经济观、伦理观、消费观教育,进而探索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目的,即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认识,并将认识转化为生态文明实践。同时,本文总结了“美丽中国”视野下开展贵州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随机抽取贵州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问卷调查,本文认为目前贵州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主要存在内容贫乏、形式单一、师资队伍不足等问题,并探究了原因,即:高校没有系统的生态文明观教学计划、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生态文明观教育篇幅较少、教育者的生态文明意识有待提高等三个方面。为切实增强“美丽中国”视野下贵州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有效性,就高校而言,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充分发挥教材和课堂的作用,强化理论育人;构建“美丽校园”,以美好的环境感染大学生;拓展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提升教育者的生态文明素养。
[Abstract]:Along with the growing spread of the global ecological crisis, our countr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party's eighteen first proposed the "beautiful China" as the ruling idea and formally into the party constitution, held in October 2015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formally established the "innovation, harmony, green, open, five development ideas of sharing, enough to see the China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govern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hinese ", the path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fidence and determinatio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future of Guizhou Chinese especially is the main for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uizhou,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beautiful Chinese ", adhering to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ew of what, how to tre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influenc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province and our country, determines the" beautiful Chinese "can be realized.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beautiful Chinese ",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concept, and summarizes the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cluding ecological value, economic outlook, ethics, consumer education, and explore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objective, which is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awaren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knowledge into practice.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the beautiful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Guizhou: conducive to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rough some college students in Guizhou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 the view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present Guizhou Universit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are mainly poor content and form a single, the problem of teachers is insufficient, and explores the reasons, namely: the university has no system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ew of the teaching pla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the ecological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space less, three aspects should be improved. The awaren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Guizhou college students Chinese beautifu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for the universities, we should start from four aspects: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theory; the campus, with beautiful environment infec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broaden the teaching practice, cultivate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cept in practice; to enhance the educ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iteracy.
【学位授予单位】:遵义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一丁;整合与创新──读《生态文明论》[J];湖南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2 贺培育;走向人类文明的新境界──读《生态文明论》[J];求索;2000年02期
3 张敬花;生态文明与全面小康社会[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徐春;“生态文明与价值观”高级研讨会召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陈志尚;在“生态文明与价值观”高级研讨会上的致辞[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生态宣言:走向生态文明[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绿色细胞组成的生态文明[J];环境教育;2007年11期
8 何勇海;;生态文明也是老百姓的标尺[J];现代人才;2007年05期
9 张妮妮;;生态文明:文明的要素亦或文明的形态[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年03期
10 黄顺基;;建设生态文明,转变发展方式[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建丽;于爱春;徐婷婷;;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2 刘芳;佟维;;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生态文明建设[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3 王虹;;生态文明视域中的政府职能转变[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4 周秀芸;;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贺庆棠;;建设生态文明[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井文涌;;生态文明的理念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指导思想[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曾凤括;;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初探[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文桢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层次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田富;;生态文明建设刍议[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3年
10 邱成;;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浅析[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方才金;生态文明不可或缺[N];湖北日报;2003年
2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罗国杰;从生态伦理到生态文明[N];科技日报;2000年
3 常绍舜;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最高形式[N];社会科学报;2000年
4 张国光;简评《生态文明论》[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种筱娜;生态文明村带旺生态旅游经济[N];珠海特区报;2006年
6 记者 乔宇 欧春坪;五年内生态文明村百分之百[N];珠海特区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乔宇;一村一策建特色生态文明村[N];珠海特区报;2006年
8 潘广杰;生态文明重在建设[N];本溪日报;2007年
9 蔡永飞;建设生态文明的几个认识误区[N];中国工业报;2007年
10 黄慧诚;科学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N];中国环境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包双叶;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悦;基于我国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4 宁芳;露天煤矿污染源分布特征及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5 汪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6 吴巨培;马克思生态思想中国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7 石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机理与绩效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8 张剑;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9 张敏;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10 张首先;生态文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洋;中国共产党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2 谢龙;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范式转换”关系的探讨[D];内蒙古大学;2009年
3 张中卫;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4 鲁长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0年
5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袁涛;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7 高蕾;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D];聊城大学;2014年
8 吴菲琼;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郭秋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涛;信息技术对生态文明的支撑作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13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413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