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达特茅斯学院案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公私之辨

发布时间:2018-04-04 00:11

  本文选题:达特茅斯学院案 切入点:公立 出处:《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年01期


【摘要】:达特茅斯学院案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在该案的意义和影响方面,国内学者几乎一致认为它划分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公私界限。然而,这个结论却缺乏一定的历史根据。本文通过运用史料和国外研究成果,基于对文献的分析和史实的考察,重新认识关于该案划分公私界限的历史评价。本文认为,该案的关键不在于高等教育的公私性质而是对财产权的保护,案件最后的判决只是对高等教育的公私性质做出了模糊的界定而没有在事实上划分高等教育的公私界限,美国高等教育甚至从一开始就没有清晰的公私性质之分,马歇尔和联邦最高法院关于公私问题的论述已经被很多研究者和大法官所抛弃。公立和私立这种看待美国高等教育的二元维度应该被纠正,美国的学院和大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多种社会力量共同作用的产物而从未被单一力量所主导。
[Abstract]:Dartmouth College case is an important event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n terms of its significance and influence, domestic scholars almost agree that it divides the public and private boundaries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However, this conclusion lacks a certain historical basis.Through the use of historical data and foreign research resul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facts, this paper reunderstands the historical evaluation of the division of the public and private boundaries of the case.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key to this case is not the public-private na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but the protection of property rights.The final judgment of the case only gives a vague definition of the public and private na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but does not in fact delineate the public and private boundaries of higher education. There is no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na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the very beginning.Marshall and the Supreme Court on public-private issues have been abandoned by many researchers and justices.The dual dimensi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view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be corrected.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o a large extent, the product of multiple social forces and have never been dominated by a single force.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系;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16NDJC025Z)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成果(Y201534019)
【分类号】:G649.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达特茅斯学院(上)[J];江海侨声;2000年14期

2 杨捷;19世纪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案及其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3 张鹤;;达特茅斯为中产阶级家庭学生减免学费[J];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02期

4 曾子墨;;一个人的考场不寂寞[J];青春男女(许愿草);2008年07期

5 ;达特茅斯学院(下)[J];华人时刊;2000年15期

6 王定华;美国大学节约IT开支的解决方案[J];教育信息化;2002年12期

7 ;第46届国际汉藏语会议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召开 下一届会议由云南师范大学主办[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8 维业;;去达特茅斯上大学[J];少年文摘;2002年07期

9 高金岭;晏成步;;大学公共性实现:政府与市场的力量——从“达特茅斯学院案”和“灯塔制度”谈开去[J];教育学报;2013年02期

10 李衡眉;美国大学教育巡礼[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晏成步;;“达特茅斯学院案”与“灯塔的故事”——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首席记者 朱幸福;“关门办学不再符合时代要求”[N];文汇报;2007年

2 记者 顾淑霞 通讯员 陈鹏宇;世界汉学家聚首美国共读清华简[N];新清华;2013年

3 许辉兰;“为美国而教”:美名校生抢着“支边”[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4 张东辉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研究所;历史文化视野下的美国博雅学院模式(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倩羽;达特茅斯学院社会捐赠特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建霞;达特茅斯学院案及其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D];河北大学;2005年

3 吕瑞;美国早期州立大学简论(独立战争前后至1910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苗雨蔚;美国高等教育捐赠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陈_g洁;美国联邦高等教育法规的历史演变与主要法案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075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7075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3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