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模型构建——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本文选题:研究型大学教师 + 学术创业 ; 参考:《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09期
【摘要】: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框架,通过对20名研究型大学教师的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结果表明,教师学术创业态度、主观规范通过影响教师学术创业意愿间接影响教师学术创业行为,知觉行为控制既可以直接影响教师学术创业行为,也可以通过教师学术创业意愿间接影响教师学术创业行为;结果预期、人力资本、参照群体、社会网络和冲突因素是前因变量,情境因素起到调节作用。
[Abstract]:Based on the planning behavior theory and the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20 research university teachers,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of research university teachers in China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rooted the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eachers' attitude to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and subjective norms indirectly affect teachers' academic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through influencing teachers' academic entrepreneurial willingness, and perceptual behavior control can directly affect teachers' academic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The expectation, human capital, reference group, social network and conflict factors are the antecedent variables, while the situational factors play a regulating role.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委托项目“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大学研究”(ZXDF501005)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申英,罗南石;从知识经济看大学教师的素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陈元琴,梁保国;大学教师创新素质的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赵忠俭;大学教师创新素质的初步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S1期
4 ;天津大学教师全部竞聘上岗[J];新长征;2000年09期
5 陈嘉;浅谈大学教师素质[J];云南高教研究;2001年03期
6 吕凤英;素质教育中大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03期
7 邹筑煜;大学教师在网络时代的新角色[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李翔;大学与大学教师[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张传萍;;论大学教师之间的交往对个人科研的价值[J];中国电子教育;2002年01期
10 王培英;尊重行为心理演变规律 激励大学教师努力工作[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媛;;我国大学教师角色地位的历史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卢乃桂;;追求卓越、制度建设与大学教师的工作生活(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3 孟繁玲;袁孟红;李登新;;东华大学教师分类管理实践[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马立红;曲艺;刘明耀;;国外大学教师发展机构的特点与启示[A];教育科学的探索——北京联合大学教育科研论文集[C];2013年
5 李虹;;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的性别和年龄差异[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兆吉;;大学教师的威信及师生关系[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7 贺卫方;;关于停招硕士生事答批评者[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8 陈伟;;从牧师到教师:英国大学教师的专业化变革——以十九世纪的牛津大学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杜屏;李琳琳;;大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分析——基于3所“985”高校的调查[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治中;;掌握信息技术是21世纪大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晏扬;大学教师的待遇真的“太差了”?[N];深圳商报;2010年
2 湖北 刘凯玲;大幅提高工资并非佳境 建立大学教师退出制度尤重[N];中国商报;2010年
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教授 刘尧;作为学者的大学教师[N];中国教育报;2012年
4 ;中国学生太多,,美大学教师培训“叫对名”[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5 中国人民大学 刘东风;影响大学教师教育发展的瓶颈及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安徽财经大学教授 李永山;知识经济呼唤高素质大学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 顾海良邋田豆豆;不应片面追求大学教师“博士化”[N];人民日报;2007年
8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王海威邋刘元芳;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大学教师发展[N];光明日报;2008年
9 华南理工大学 张振刚;大学教师的三个境界[N];光明日报;2008年
10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 刘海峰;大学教师不是蜡烛[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研究:历史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冲;大学教师知识效能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陈金凤;当代大学教师学术人格探论[D];西南大学;2010年
4 唐忠阳;基于公平偏好评估的研究型大学教师激励契约设计[D];中南大学;2010年
5 王全林;“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缪榕楠;大学教师任用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宛;美国大学教师知识分子向度的历史考察(二战后~1990年代)[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方明军;大学教师隐性激励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曾晓娟;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栋娟;大学教师的文化使命[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吴兴亚;当代大学教师角色困境及其解决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素娜;英国、中国大学教师发展体系与特色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章小梅;大学教师服务学生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罗婷;大学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靳宇倡;大学教师工作枯竭状况及相关因素[D];清华大学;2006年
7 王中奎;美国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强;大学教师—学校匹配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韩小敏;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教师文化特点解析及构建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雷玉;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15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015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