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方法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4 06:43

  本文选题:以学生学习为核心 + 教学评价 ; 参考:《现代大学教育》2017年01期


【摘要】:学生对高校及其教学的评价类似于顾客对酒店及其服务的评价。这些评价可分为直接评价和替代评价两类,其中直接评价体现的是实质性质量,替代评价体现的是符号性质量。直接评价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事实评价和效用评价两类,事实评价主要是条件性、输入性的评价,效用评价则主要是结果性、输出性的评价。我国现有的教师教学评价方法事实评价偏多,效用评价不足。本研究认为,受教育者的直接评价,特别是效用评价才是更实质、更真实的评价。因此,对高校教师教学的评价,应以学生的实质性评价为主,将教与学两方面的事实评价和效用评价相结合,即结合教法、学法及效用等方面的标准,才能对教师教学质量作出比较综合、中肯的评价。为此,本研究改进和完善了教师教学评价方法,并对此进行了信度、效度检验,形成了新的"教法、学法及效果相结合的教师教学评价表",同时,探讨了相关的评价制度问题。
[Abstract]:Students' evalu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their teaching is similar to the evaluation of hotels and their services by customers. These evaluation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direct evaluation and substitute evaluation, in which direct evaluation reflects substantive quality and substitution evaluation reflects symbolic quality. The direct evaluation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wo types: fact evaluation and utility evaluation. The fact evaluation is mainly conditional, the input evaluation, the utility evaluation is the result evaluation and the output evaluation. There are many evaluation methods of teachers' teaching in our country, but th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is insufficient. In this study, the educatee's direct evaluation, especially the utility evaluation, is more substantial and true. Therefore, the evaluation of college teachers' teaching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tudents' substantive evaluation, combining the fact evaluation and utility evalu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at is, combining the standards of teaching method, learning method and utility, etc. In order to mak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pertinent evaluation of the teacher's teaching quality.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has improved and perfected the teacher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 and has carried on the reliability, the validity test to this, has formed the new "teaching method, the study method and the effect union teacher teaching appraisal table", at the same time, has probed into the related appraisal system question.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基金】:中央财经大学2015年度教学方法研究项目“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教师教学评价方法研究”,课题批准号:JFY201517
【分类号】:G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许淑雯;周湘林;;高校教学质量问责反馈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04期

2 蔡敏;叶颖;;美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模式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15年08期

3 温恒福;;确立现代教学质量观 追求正确的教育质量[J];基础教育参考;2012年12期

4 和燕;胡钊;杨新平;;基于因子模型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罗燕;史静寰;涂冬波;;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09——与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的比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6 祝新宇;;现代教学质量观的重塑——从“以教/学为本”走向“以人为本”[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10期

7 戴瑞亮;;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考试周刊;2008年37期

8 李泉;李纪明;贾长云;;独立学院教学质量观的确立与实践[J];文教资料;2008年2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湘林;;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方法创新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7年01期

2 梁竹梅;谢艳梅;;基于MSF教学咨询模式的高校教师教学质量保障和提升——以美国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7年01期

3 黎雪芳;黄全勇;;西部高校基层单位民主生活方式对教学质量影响的初步探讨[J];法制博览;2016年36期

4 张玉婷;;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高等教育经验——基于学生投入理论的质性研究[J];教育学报;2016年06期

5 杨立军;张薇;;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年06期

6 王铭;;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五个度”的分析、评价与操作化研究[J];高教探索;2016年11期

7 石新明;;高水平大学精英人才培养规律研究——以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8 刘丽娜;房绍坤;郝曙光;杜艳秋;;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质量学生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Y大学CCSS的调查数据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年04期

9 王椿阳;段炜;林向朋;张艳芳;;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心理探究:投入与倦怠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23期

10 龙琪;;主动学习:美国特拉华大学的保障机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守信;杨颉;;高等教育质量问责的能力限度:问题与出路[J];教育科学;2014年03期

2 朱守信;杨颉;;高等教育质量问责路径依赖的化解[J];江苏高教;2014年02期

3 樊超;樊敏;;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反馈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年05期

4 毕克贵;;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的长效机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5 四川省统计局《地震快速灾情统计体系研究》课题组;;基于因子模型的快速灾情统计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研究;2009年06期

6 何一鸣;江昌勇;;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之信息反馈系统的运行[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陈家刚;鲍同梅;;国外高校教学反馈:手段、特点及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11期

8 石娟;齐二石;;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年11期

9 海迪·罗斯;罗燕;岑逾豪;;清华大学和美国大学在学习过程指标上的比较:一种高等教育质量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10 杨向东;;教育测量在教育评价中的角色[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宝芹;史翠林;;探索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评价方法的改革[J];中国职工教育;2014年06期

2 隋树杰;仰曙芬;尹作娟;;“以生为本”实践教学评价方法的实践与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年01期

3 朱强;杨舟;;高职教育教学评价方法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4 周丹;;职业院校激励式教学评价方法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4年03期

5 戚晶;;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方法浅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6 泮昱钦;;设计和尝试护理教学评价方法—Jeopardy[J];卫生职业教育;2010年02期

7 吴桂君;改革教学评价方法[J];黑龙江教育;2000年05期

8 黄祚伟;;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教学评价方法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伊同友;郭云启;;对农业技术教学评价方法的一点认识[J];吉林教育;2009年36期

10 赵永年;黄金丽;;教学评价方法—F-S-P表[J];教育评论;1985年06期



本文编号:2016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016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6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