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中国大学师生交往的界限:学生的观点

发布时间:2018-06-15 04:35

  本文选题:中国大学生 + 师生交往 ; 参考:《现代大学教育》2017年02期


【摘要】:长期以来,中国大学师生在课外的交往界限问题,并没有得到清晰的阐述,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此问题,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结合访谈,从学生的视角探讨了中国大学师生38种交往行为的适当性及其背后的界限问题。调查发现:中国大学生对于师生交往界限的认识较为清晰,但个别交往行为值得商榷;交往界限的性别差异与社会性别角色和男女生不同心理特点紧密相关;交往界限的"大四现象"受到社会化影响,映衬出中国大学道德教育的缺失。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the limits of extracurricula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have not been clearly expounded and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present study,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explores the appropriateness of 38 kinds of communicative behavior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the boundary problems behind th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It is found that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boundary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but individual communicative behaviors are open to question, and the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boundaries of communic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gender roles and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The phenomenon of senior grade in the boundary of communication is affected by socialization, which reflects the lack of moral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
【基金】: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美国高校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5YJC880041
【分类号】:G64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燕;师生交往中的“对称”与“补充”[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2 俞海燕;网络背景下的师生交往:变化与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05期

3 万淼;师生交往与学生价值世界的构建[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4 姜勇,庞丽娟;幼儿园师生交往类型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5 陈旭远,杨宏丽;文化哲学视野下的师生交往[J];现代教育论丛;2005年03期

6 吴江明,周兴国;谈师生交往中的肢体语言[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2期

7 刘冬岩;李平;;语言视野中的师生交往[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杜松涛;何元庆;;大学师生交往研究[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王铁生;;师生交往:理想、现实与重构[J];教学与管理;2008年06期

10 廖芬;;师生交往阻隔原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8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燕燕;;数学课堂师生交往策略初探[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韩增圣;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营口日报;2007年

2 白雪;师生交往应把握好“度”(下)[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3 山东师范大学教科所 李鹰;师生交往如何促进 学生创造力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杨宝福 大洼县赵圈河学校教师;关爱尊重沟通是师生交往的艺术[N];盘锦日报;2011年

5 白雪;师生交往应把握好“度”(上)[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高艳梅;浅谈师生交往中的“互动”[N];临汾日报;2006年

7 昆明市金殿中学 翁昌锋;浅谈工读教育中如何优化值班教师与学生的交往[N];云南经济日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冬岩;对话理解—语言视野中的师生交往[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孙春艳;论师生交往异化及回归[D];河南大学;2012年

3 黄明君;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校师生交往原则设计[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4 黄彬;大学课堂师生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武静;主体间性视域下小学师生交往研究[D];山西大学;2016年

6 王晓婉;中等职业学校师生交往状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7 李文文;师生交往视域下大学教学质量提升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6年

8 刘灿辉;高校本、硕师生交往目的与方式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张丽超;师生交往场域中的教师权力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宗思琴;3-8年级学生师生交往的需要及情境反应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206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0206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1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