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述评
本文选题:思想政治教育 + 本质研究 ; 参考:《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摘要】:近年来,学界从不同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展开了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主要有属性论、实践论、原则论、工具—目的论、思想互动论等观点;主要有历史起点局限与视野相对狭窄、本质与本质属性混淆不分、一元论与多元论争论不休等不足;今后研究趋势为:理清历史起点,拓展研究视野,理清概念等元理论,深化本质研究,理清本质与本质属性,克服"一元论"与"多元论"的争议。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scholars have carried out extensive and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ess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different angles, including attribute theory, practice theory, principle theory, instrumental-Skopos theory, thought interaction theory and so on. There are some shortcomings, such as the limitation of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and the relatively narrow view, the confusion of essence and essential attribute, the dispute between monism and pluralism, etc. The research trend in the future is to clarify the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expand the research horizon, clarify the concept and other meta-theories. Deepen the study of essence, clarify essence and nature, and overcome the dispute between monism and pluralism.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分类号】:D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爽;;关于灌输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再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10期
2 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1年03期
3 石书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及其把握[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1期
4 孙其昂;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郑忠梅;;文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探析[J];中国市场;2006年40期
6 李辽宁;;解读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多重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21期
7 谢宏忠;;价值导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张艳新,赖雪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新论[J];探索;2005年04期
9 褚凤英;;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再认识[J];探索;2010年03期
10 王升臻;;文化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新论[J];探索;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兰;但堂渊;;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及其启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王鲁宁;张金保;陈文玲;;关于青少年学校道德教育衔接问题的方法论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4 高岭梅;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赵凤伟;;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樊永刚;;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的构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张婷婷;;论大学生艺术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宁伯晓;胡丰顺;;对医患关系的哲学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9 李燮;张学昌;;试论高校图书馆对辅导员职能发挥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7期
10 赖雄麟;;论作为教育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基本属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郭玉婷;;论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深化[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唐兰兰;;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探讨[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龙强;;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北卷)[C];2012年
5 李龙强;;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西北卷)[C];2012年
6 石霖;;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7 李守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关系的理性解析[A];江苏航海2010年第4期(总第85期)[C];2010年
8 曹隽;魏海燕;;隐形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彰显力量[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刘基;闫立超;;建党90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特征与基本经验[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10 余斌;;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本质、原则和方法[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龙秀雄;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5 陶丽;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成长轨迹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胡孝忠;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徐锋;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晓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悦;新形势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许春艳;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樊新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10 崔雅男;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高校德育目标构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共产党人;2011年Z1期
2 张世英;;“本质”的双重含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黑格尔、狄尔泰、胡塞尔之间的一点链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德国传统及其流变——戴维·麦克莱伦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解读[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9年00期
4 石书臣;;时代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课题[J];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04期
5 杨生平;意识形态相关概念辨析[J];江汉论坛;1998年07期
6 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1年03期
7 刘涛;;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J];教育与职业;2005年21期
8 陈志华;;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政治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J];理论与改革;2006年05期
9 张小明;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J];美国研究;2005年01期
10 石书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及其把握[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帮寨;意识形态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变革[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健;邓艳葵;;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述评[J];实事求是;2010年03期
2 张耀灿;曹清燕;;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述评[J];理论探讨;2008年03期
3 李月玲;王秀阁;;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述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1期
4 胡晶晶;葛涛安;;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的双向维度及其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7期
5 张勤安;社教:大学生有效的实践方式[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2年03期
6 张礼华;段昌敏;;运用心理咨询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把握的几个环节[J];社会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7 吴惠红;自由与必然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读《反杜林论》有感[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4期
8 朱霞梅;;用社会学解读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9 汪少波;;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刚性刍议[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李春玲;;政治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评论;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赖英腾;;谈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届科学论文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2 赵子林;;浅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人学反思[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4 余俊;;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管理的内容和原则[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5 刘芳;;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人学透视的时代价值[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6 孙慧玲;唐桂娟;;回归生活世界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契合[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李秀娟;;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A];实践 理论 创新[C];2001年
8 崔银花;;浅谈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A];实践 理论 创新[C];2001年
9 韩冰;;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10 林燕;陈玉民;;探索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A];海南省“人才发展与荣辱观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香河县城区管理综合执法局 王亚娟 崔雪颖;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为实现跨越凝聚力量[N];廊坊日报;2009年
2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李维维;立足职业素质养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N];宁波日报;2009年
3 谢士全 淮化集团;企业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握五大原则[N];淮南日报;2010年
4 金振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主动进入网络[N];中国包装报;2000年
5 安徽电力五河供电公司党委书记 张德金;浅谈如何开展县级供电企业一线员工思想政治教育[N];华东电力报;2008年
6 孙军保 陈国强 赵景山;提高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N];中国煤炭报;2009年
7 常文武;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价值[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8 本报评论员;做好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大文章[N];解放军报;2000年
9 徐建平;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N];解放军报;2004年
10 刘丽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N];吉林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2 王金情;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3 师震;论自我意识自觉的机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D];上海大学;2011年
4 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胡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沈大光;非理性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徐永赞;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王艳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晓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郭春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述评(1949-1957)[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肖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运用现状及其开发的措施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刘建柏;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童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秦琬媛;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7 郭彦梅;理解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楠;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动员中的作用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9 徐满;我国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10 任海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24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024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