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的构建
本文选题:社会支持 + 贫困大学生 ; 参考:《中国成人教育》2017年15期
【摘要】:我国现行的"奖、贷、补、助、减"五位一体式资助体系对于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基于社会支持的视角,指出现有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还存在资助方式单一、人文关怀缺乏、资助层次偏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以精准资助为关键,以能力提升为目标,以多维支持为保证的发展型资助体系的具体对策。
[Abstract]:The existing five in one subsidy system of "award, loan, supplement, help and reduction" has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helping the poor students to complete their studie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support,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financial support system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such as the single financing way, the lack of humanistic care and the low level of funding. The specific measures to build a development subsidy system based on precise funding, capacity upgrading and multi-dimensional support are the key issues.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X-b/2016/04)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16YB117) 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专项课题(16FYHYB021) 南京林业大学2016年党建与思政研究“责任伦理视角下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然;;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3期
2 陆俊雄;;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社会支持研究——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为例[J];知识经济;2014年08期
3 程虹娟,张春和,龚永辉;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陈秀敏;李志国;;大学生社会支持探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纪梦楠;;大学生社会支持研究现状[J];精神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6 孙时进;刘小雪;陈姗姗;;大学生应激与社会支持来源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3期
7 孙宁;;大学生社会支持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0年03期
8 党君;崔创;;大学生情感社会支持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周茂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年24期
10 李东;;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汤芙蓉;张大均;刘衍玲;;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抑郁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冯彩玲;时勘;张丽华;;社会支持对求职行为和求职满意度的影响——基于高校毕业生的追踪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廖婷婷;;大一贫困生社会支持和自我价值感相关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殷振华;赵守盈;李菁;张禹;;人际依赖量表预测社会支持改变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魏岚;梁晓燕;章竞思;;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李俊芝;;塑造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对策和思考[A];第六届全国医学院校医学相关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暨卫生事业发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早;;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几点思考[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曹兴泽;;我国研究生资助政策体系:现状、问题及完善策略[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 吴薇;引入社会支持 助力高校帮困育人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记者 李沙青;资助体系覆盖各类困难学子[N];云南日报;2013年
3 实习生 刘娜;清华新资助体系“助困”和“育人”并重[N];科技日报;2006年
4 ;健全资助体系 创新工作举措 促进教育公平[N];福建日报;2012年
5 山西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任少华;我国高校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N];山西经济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徐磊;我市社会资助体系不断完善成效显著[N];闽东日报;2014年
7 薛暄;我校新资助体系实施成效显著[N];新清华;2006年
8 记者 朱振岳;杭州资助体系不让一个孩子失学[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李光平 本报记者 龙登华;我省着力构建贫困大学生多元化资助体系[N];贵州政协报;2002年
10 记者周襄楠 清欣;新资助体系实现本科学生“全覆盖”[N];新清华;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帜;云南省体育学研究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月;人格和社会支持对应届硕士研究生压力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3 钟江勇;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4 景彩峰;本科生就业压力与择业效能感: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的中介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5 陈文超;微信对留学生的社会支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崔继红;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D];吉林大学;2010年
7 陈巧玲;贫困女大学生发展压力与社会支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廖丽旋;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的互动过程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9 周婷;大学生社会支持调查及团体干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庄晓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87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0870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