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宿舍同伴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01 14:55

  本文选题:同伴效应 + 学业成绩 ; 参考:《教育与经济》2017年04期


【摘要】:大学本科期间是大学生专业成长的关键时期,接触最为密切的宿舍同伴之间的互动对大学生个体有重要影响。本文借助某一本院校3460名本科生的数据,利用新生入学时随机分配宿舍这一项自然实验,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面板数据模型来检验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宿舍同伴效应。研究发现,同伴平均标准化GPA每增加1个标准差,大学生个体的标准化GPA大约增加0.03个标准差。尽管学业成绩的宿舍同伴效应平均来看显著为正,但不同学习能力个体受同伴影响的效果不同,低学习能力者的学业成绩随着同宿舍高或低学习能力者比例提高而下降。当将低学习能力者的一位中等学习能力的同伴换成高或低学习能力者时,该生标准化GPA将降低约0.13个标准差。本研究发现将为在教育第一线从事学生工作的人提供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分配宿舍时尽量安排低学习能力和中等学习能力的学生同宿舍,高学习能力者同宿舍。
[Abstract]:Undergraduate period is the key period for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growt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ost closely contacted dorm peers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individual students. Based on the data of 3460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a certain college, this paper uses the natural experiment of random allocation of dormitories at the time of freshmen entering, and uses the ordinary least square method and panel data model to test the dorm peer effect of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It was found that for each increase of 1 standard deviation in peer standardized GPA, the standardized GPA of individual students increased by 0.03 standard deviations. Although the dorm peer effect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on average, the effects of peer influence on individuals with different learning abilities were different.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low learning ability individual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roportion of those with high or low learning ability in the same dormitory. When one of the students with low learning ability was replaced with a high or low learner, the standardized GPA of the student was reduced by about 0.13 standard devia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more operable suggestions for students who work in the front line of education and allocate dormitories for students with low and secondary learning abilities and those with high learning abilities.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农村户籍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微观数据的空间计量和样本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项目编号:71573092)
【分类号】:G64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婧;;如何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能力[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年08期

2 雷虹;;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企业家天地;2010年11期

3 曾秀华;;关于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综述[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1期

4 马红英;;浅论学习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年04期

5 周军铁;彭希林;;高校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7年05期

6 张杰;注重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0年03期

7 张强华;侯安才;;浅谈软件人才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5年03期

8 王娜;;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提升途径[J];经营管理者;2010年08期

9 赵书栋;;论大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10 刘行坦;;论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凯霞;林维秋;梁红;;新建本科院校本科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记者  赵秋丽 特约记者 李志臣;重视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N];光明日报;2006年

2 德州学院副院长 巩建闽;追问大学课程[N];中国教育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姜澎;自主招生考题“陷阱”多多[N];文汇报;2009年

4 徐阿晴;走出“被留学”的尴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徐慧;你会去国外读“二年制大学”吗[N];北京商报;2007年

6 记者 张胜波 实习生 周文辉 通讯员 彭梅蕾;大三学生纷纷抢先“踩点”[N];南方日报;2009年

7 安康学院 李峰;教学设计是成功教学的前提[N];安康日报;2010年

8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肖毅邋高军;加州大学质疑美国“高考”[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双双;大学生学习能力与可雇佣能力间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2 徐佳程;基于SEM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能力影响模型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6年

3 杨聪旖;高校学习能力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881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0881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f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