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校园舆论引导机制及其实践路径
本文选题:校园舆论引导 + 高校意识形态建设 ; 参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06期
【摘要】:加强校园舆论引导有助于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校园舆论引导工作中存在着主动发声机制、过程引导机制、贴近渗透机制。校园舆论引导工作者要从系统着眼,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思想境界,科学运用多种舆论引导载体,掌握有效的舆论引导方法,从而牢牢把握校园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
[Abstract]:Strengthening the guidance of campus public opinion is helpful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 are active voice mechanism, process guidance mechanism and close infiltration mechanism in the campus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work of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grasp the initiative of the campus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the campus public opinion guide workers should focus on the system, strengthen the theoretical study,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realm, scientifically use various media guidance carriers, master the effective methods of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so as to firmly grasp the initiative of campus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To create a positive and healthy mainstream public opinion for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研究”(项目批准号:2016YBMK002) 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基于认知机制的大学生信仰教育体系建构研究”(教思政司函[2015]7号)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段海超;高云龙;蒲清平;安娜;;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个体心理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06期
2 蒲清平;张伟莉;赵楠;;微文化:特征、风险与价值引领[J];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01期
3 李海;范树成;;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新机制的建构[J];求实;2014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倪光辉;;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蒲清平;范海群;王超;;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校园舆论引导机制及其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06期
2 蒲清平;范海群;赵楠;;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年10期
3 张娅洁;;论“微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以微博、微信为视角[J];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16期
4 蒲清平;赵楠;王婕;;志愿服务对志愿者政治认同的影响研究——基于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大数据调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5 蒲清平;王婕;朱丽萍;;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志愿服务研究[J];学术探索;2017年03期
6 蒲清平;朱丽萍;王婕;;志愿服务对志愿者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7年03期
7 杨东;;“大校史观”下的高校微档案内涵研究[J];兰台世界;2017年05期
8 段海超;杨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价值观变迁规律及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02期
9 蒲清平;朱丽萍;;微时代大学生党员信仰教育的困境与实践机制[J];高校辅导员;2017年01期
10 刘革;张伟莉;申晓敏;;高校学生党员协同培养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蒲清平;张伟莉;赵楠;;微文化:特征、风险与价值引领[J];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01期
2 蒲清平;张伟莉;安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机制与实践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10期
3 时昱;;从谁的全世界路过?——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建构与文化选择[J];中国青年研究;2015年09期
4 郭小安;;舆论的寡头化铁律:“沉默的螺旋”理论适用边界的再思考[J];国际新闻界;2015年05期
5 唐平秋;李勇图;;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审视与思考[J];教学与研究;2015年05期
6 王芳;吴君;;仪式的抵抗:网络“吐槽文化”的传播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7 宋辰婷;;网络戏谑文化冲击下的政府治理模式转向[J];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02期
8 张筱荣;朱平;;网络文化低俗化论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02期
9 李琳;;网络流行语的后现代文化特征[J];兰州学刊;2015年03期
10 郭小安;朱梦莹;;网络民粹主义的话语特征及动员逻辑[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涂秀珍;;高校校园舆论环境探析[J];发展研究;2008年02期
2 秦天;康哲;;论校园舆论的特征、结构及控制[J];青年探索;1993年04期
3 涂秀珍;娄东生;;试论网络时代高校的校园舆论环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胡忠青;高校主流媒体如何引导校园舆论[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吴吉喜,尹瑜新;校园舆论环境优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铁铮;李华东;;大学校报营造校园舆论环境的作用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2年09期
7 高鸣;赵亚丽;;新媒体环境下校园舆论引导能力的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4年01期
8 骆昭平;;新媒介环境下高校校园舆论环境建设的着力点[J];柳州师专学报;2013年04期
9 娄东生;;优化校园舆论环境促进高校师德建设[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赵海燕;李铁铮;;大学生接受舆论信息的特征及引导机制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涂秀珍;娄东生;;网络时代高校校园舆论环境的特点及营造策略[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金姝;营造良好校园舆论环境[N];吉林日报;2005年
2 许博;大学生去基层绝非贬值[N];农民日报;2009年
3 兰州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副研究员 赵跃利;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及其路径[N];甘肃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汪美辰;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高校校园舆论引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舆论引导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93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093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