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教师发展体系构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8-07-22 19:23
【摘要】:现代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多目标、多任务的大型组织,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创新四大使命,其中育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最基本使命和中心任务。由于大学教育的专业性和教师发展的个性化特征,必须由学校、院系、个人三个层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并提供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及资源支持,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学发展、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在学校层面建立教师发展专门机构,是实践“专业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教师发展体系”的最关键要素。北京理工大学着眼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使命和四大职能,构建了由教学发展、专业发展、个人发展为主要内容,联合学校、院系、个人三个层面共同支撑的教师发展体系。并依托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专门机构,将以往分散的教师培训优化创新为专业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教师发展体系。北京理工大学教师发展工作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以下特色:一是打破体制壁垒,形成了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协同联动的工作新机制;二是有别于传统教师培训,突显出以人为本、国际视野、研究引领、实践提升的教师发展新理念;三是依托学科优势,在工程教育、大学素质教育和通识课程教学领域形成鲜明特色,构建了“专业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教师发展新体系;四是立足本校,面向地方,服务国防,积极发挥辐射示范作用,引领并服务于行业和区域高校的教师发展。
[Abstract]:Modern universities have developed into a large, multi-purpose, multi-task organization with four missions: talent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social service a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is the most basic mission and central task of the university. Due to the professional nature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the individualized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s' development, teachers' teaching development must be carried out by the three levels of schools, departments and individuals, with their respective responsibili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and by providing policy support, institutional protection and resource support, so as to achiev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eaching.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pecial institution for teacher development at the school level is the key element in the practice of a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alized and regular teacher development system. Focusing on the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 mission and four major functions,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s constructed a joint school, a department, a joint school, and a department, with teaching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as its main content. The teacher development system supported by the three levels of the individual. And relying on the specialized organization of the Center for Teaching Promotion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we optimize and innovate the former scattered teacher training into a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alized and regular teacher development system. Through continuous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eachers' development work form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first, breaking down the system barrier, forming a new working mechanism of top-level design, overall planning and coordinated interaction; second,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teacher training. It highlights the new concept of teacher development, which is people-oriented, international visual field, research leading and practical promotion. Third, relying on the advantages of discipline, forming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university quality education and general education, it has constructed "specialization". The new system of teacher development should be institutionalized and regularized. Fourth, it should be based on our school, face to the local level, serve national defense,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radiation demonstration, and lead and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 the trade and reg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
【分类号】:G650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全面启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程 有效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的快速提升[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2 ;关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调查与研究对策——饶阳县教师进修学校[A];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李伯玲;袁桂林;谢李雪;;县域教师专业化发展困境及其破解——Y县的个案[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平台加快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孙生礼;;微型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的“便捷之径”[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夏志凤;;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专业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教师培训要为教学服务 为教师服务[A];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杨卫国;;人本化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模式的构想[A];中国名校卷(广东卷)[C];2013年

9 李晓东;;子课题总结报告⑦ 教师成长的教研组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与研究总结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10 翁永兴;;提高科研能力,有效提升教师专业水平[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沙河口区教育局局长 崔冬光;教师教育是立校根本[N];大连日报;2009年

2 河南省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胡远明;小课题研究: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N];中国教育报;2013年

3 赵小雅;教师评价:由奖惩依据到促进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李建平;如何保障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刘晓娟;树立当代女教师良好形象[N];潮州日报;2008年

6 通讯员 马玉军 李宏伟;“教师读书工程”引领校园新风尚[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7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 王通讯;适应新的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储朝晖;自主性是教师素质提升最有效的激励[N];人民政协报;2010年

9 调兵山市第一小学 任丽娟 郭华伟;教师专业化现状及发展途径[N];铁岭日报;2010年

10 ;打造学校品牌:教师是第一资源[N];中国教师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颖;从自在到自觉[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玉宾;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小军;数学教师运用新教材的适应性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凌梅;微课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黄蓉;基于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施祥胜;教研互动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查建生;中学评优不公及其对教师心理影响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徐辉;影响中小学教师有效反思的背景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文娟;教师知识管理研究及其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群;以实效为导向的教师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陶学敏;社会视角下的教师自由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赵静;中小学教师阅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38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138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1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