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全员化、具象化、全程化
[Abstract]: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s not only the key link, but also the weak lin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teach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scarc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path is vague, and the 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 is scarc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realize the idea innovation from "one member" to "whole member", from "fuzzy" to "clear", from "one time" to "systematic", explor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with the whole staff, concrete and whole process, and promot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作者单位】: 温州商学院;
【基金】:2016年温州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大学生行为习惯精细化管理的实证研究——以温州商学院为例”(项目编号:WZSZ-201621)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罗明星;陈丽平;;社区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的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06期
2 陈化水;;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06期
3 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02期
4 刘新庚;刘韧;;关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的思考——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5年02期
5 王振友;赵星;石慧;;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6 骆郁廷;魏强;;文化发展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沿用好办法 改进老办法 探索新办法[N];人民日报;201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淑文;;关于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党史博采.理论;2006年11期
2 王继辉;;论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价值[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11期
3 朱超群;吴家舵;;上海市部分高校“思政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20期
4 陈雄俊;;高度重视与实效性反差问题及其出路——思政课改革的思考[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韩璐;;高职院校思政课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04期
6 陈发初;;新时期“思政课”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7 向泽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宿州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8 陆喜培;白冰;;关于独立学院思政课创新的几点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3期
9 杨光伟;许鸿鸣;;增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1期
10 豆艳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肖凌;;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2 刘原;;思政课: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3 徐鼎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回顾[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4 王周炎;刘学文;;论信息开放对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冲击[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瑟;石河子大学:思政课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N];光明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曾毅 本报通讯员 任爽;思政课也能“活”起来[N];光明日报;2013年
3 张春铭;原来思政课也可以如此精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徐敏;如何看待思政课“高满意率”[N];解放日报;2008年
5 记者 丁雷;大工思政课案例教学走在全国前列[N];大连日报;2008年
6 记者 张兴华 通讯员 魏海政;山东大学思政课激发学生钻研热情[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赵宇清;思政课“变脸”赢得“收视率”[N];黑龙江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姜泓冰;受追捧的思政课[N];人民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屈芳;成长路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思政课”[N];河南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思政课也可以这样上[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浪萍;建国以来高校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演进[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崔玉田;“思政课”对大学生形成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6年
3 杨柳;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提升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刘婵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5 高静毅;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提升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6 周楚婷;云南大学学生“思政课”学习态度调查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7 唐鸿飞;基于网络的“思政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王银春;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师资队伍现状比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王守兰;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10 郭文菊;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200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520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