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培养什么样的教师:教师教育愿景的反思与勾勒

发布时间:2019-09-20 19:38
【摘要】:"培养什么样的教师"是教师教育领域最为核心的议题之一,关系到了整个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然而,传统的教师教育更多指向于教师工具性角色的定位,消解了教师主体的多维性。理想的教师教育愿景是:教师应当是"诗意的栖居者"、"返乡的陌生人"及"转化性知识分子"。
【作者单位】: 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6年青年项目“地方师范院校‘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6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华;;论教师发展的本质与价值取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22期

2 苗学杰;;游子返乡:“教师是谁”的哲学省思——“教师作为陌生人”隐喻带来的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05期

3 宁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解与可行途径[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4 叶秀山;何谓“人诗意地居住在大地上”[J];读书;1995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永灿;赵辉;李海红;;多学科视角下的高校绩效管理与教师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7年06期

2 付光槐;;培养什么样的教师:教师教育愿景的反思与勾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17期

3 晏菲;林瑞年;汪小红;;大学生审美生存——以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理论为视角[J];黑河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4 刘永凤;范敏;;美国教师研究运动的形成、衰落与复苏[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5 李华君;;教师经验敏感性及其提升——专业发展的视角[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年05期

6 卢旭;;班主任德育科研的必要与可能[J];江苏教育;2017年31期

7 王莎;郭建中;;基于整合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的探究性物理课堂教学案例研究[J];湖南中学物理;2016年12期

8 何祥海;赵修涵;;特岗计划实施下的体育师范生专业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培训;2016年16期

9 苏丹;李惠萍;吴卫琴;杨娅娟;张婷;;外科护理学技能教学行动研究[J];中国校医;2016年08期

10 方建华;梁慧;;生命哲学视角下西部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饶从满;;教师发展若干基本问题辨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04期

2 王策三;;“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07期

3 张华;;对话教学:涵义与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06期

4 高慎英;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问题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03期

5 陈桂生;重评凯洛夫《教育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波;教师素质结构主要因素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4期

2 李当彬;教师评价与教师发展[J];中国林业教育;2001年06期

3 刘荣;教师素质结构研究述评[J];教育探索;2005年04期

4 刘雪梅;;教师素质结构问题与对策新探[J];教学与管理;2009年09期

5 姜仁建;;教师素质结构的追问与反思[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3期

6 王松泉;21世纪教师素质结构及其优化战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6年04期

7 曹爱莲;;试论教师的素质结构[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8 潘涌;跨世纪教师素质结构论[J];教育导刊;1997年12期

9 潘涌;跨世纪教师素质结构论[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10 潘涌;跨世纪教师素质结构论[J];学术论坛;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邵武市实验小学课题组;黄新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2 李玉堂;;教师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写满忠诚[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3 韩俊生;;浅论对学生创新能力产生较大影响的教师素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北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南京大学校长 陈骏;创新评价机制 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张建祥;确立教师在高校办学中的主体地位[N];光明日报;2002年

3 倪男奇;“校外教师”新概念[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4 龚正刚;教师素质之辩[N];甘肃日报;2007年

5 北京市海淀区北宫门小学 李淑珍;教师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张燕飞 吕红;教师素质是搞好教学的保证[N];贵州日报;2005年

7 江苏省海门师范学校 黄正平;能力本位:21世纪教师的基本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辽宁省大连教育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 吴恒山;校长专业发展要有更高追求[N];中国教育报;2013年

9 崔进;毕业生是否有“销路”素质是关键[N];中国旅游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莉;民族村落中的教师[D];西南大学;2006年

2 姚红玉;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虚拟导师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加东;新课改背景下民族地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陈乐;优秀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黄菱菱;小学初任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D];鲁东大学;2016年

4 康e,

本文编号:2538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538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2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