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友善观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1 01:14
【摘要】:友善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对个人的道德素养产生普遍影响的一种价值观念。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藏丰富的友善内涵,基于传统文化视域下研究大学生友善观的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拓展和升华友善观,另一方面有助于弘扬和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大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自觉践行友善观。我国传统文化友善观以“仁爱”为核心,主张“孝悌忠信”、“兼爱”、“贵和”、“民胞物与”等思想理念,各家学派对友善观的阐释既有合理内核,也有其局限性。在当代社会,友善观对大学生自身、人际交往、社会生活、家庭关系、自然生态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观察研究当代大学生友善观,发现其友善观呈现出一种弱化的状态,并表现在各方面,引发了人际问题和社会道德信念危机。大学生自身行为主体眼界的狭隘和利己主义的膨胀是造成大学友善观弱化的主观因素,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高校教育的失衡、家庭教育的偏失是其弱化的客观因素。因此,需要开展基于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友善观教育,形成以“和”为基础、“恕”为关键、“让”为途径以及大学生各种现实的友善关系观念。基于传统文化的大学生友善观教育,对于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意义。基于传统文化的视域,循着大学生友善观的内涵意义,大学生友善观教育的总体是构建承载传统文化友善观的大学生友善观教育内容体系,涉及自身、家庭、学校、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友善观教育,并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大学生友善观的教育价值旨归是其自身形成“至善”的价值理念,自觉践行友善观。因此,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的多课程教育、以实践活动为教育载体的多形式教育、以传统家风美德和时代楷模引领崇德向善的风气、利用传统节日风俗、建立完善的友善赏罚机制,就构成了大学生友善观教育的基本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钊;;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华易学智慧的渊源关系[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2 姜文文;;友善观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践行探析[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3 张萍;;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友善观[J];学术探索;2016年04期

4 唐明燕;;荀子思想中的“友善”资源探析[J];伦理学研究;2016年02期

5 冯正强;;简论理解友善价值观的传统视野[J];河南教育(高教);2016年02期

6 方铭;;友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J];群言;2015年12期

7 杨福和;冯雪莲;;从孟子“天人合一”思想看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友善美德[J];前沿;2015年11期

8 林彩展;;儒家传统友善观对德育工作的启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年27期

9 夏家春;杨守金;;弘扬传统 培育公民的友善理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年04期

10 程文标;彭忠德;;《大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J];荆楚学刊;2015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昊;;培育“友善”需健全善行义举保护机制[N];法制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美;当代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王福娟;儒家“仁爱”思想对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的借鉴价值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3 李亚云;大学生友善德性培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张敏;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门磊;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渊源[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江李新;新时期大学生友善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梅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8 祁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9 秦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5年

10 李欢欢;“90后”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39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539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9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