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的生成路径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的生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14BKS101)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明娣;王鉴;;论叶澜先生的课堂教学论思想[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2 陈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师生和谐交往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07期
3 魏金华;张路杨;;后现代视域下的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4 叶华松;;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理性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素端;;“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路径[J];高教学刊;2017年14期
2 娄淑华;马超;;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的生成路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3 郭美娇;弓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的发展[J];科学中国人;2017年15期
4 皇甫科杰;张旭;;“新基础教育”视野下师生交往新理解[J];现代教育科学;2017年03期
5 高雅莹;;放低身段,让孩子尽情绽放[J];课外语文;2017年06期
6 常精彩;;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困境与出路[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7 韩涛;;浅析提高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途径[J];知音励志;2016年17期
8 王鉴;刘yN莹;;论课堂研究范式的转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9 杜军;;西北连片特困地区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以甘肃H县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年03期
10 王鉴;李晓梅;;当代中国特色教学论的发展历程及启示[J];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澜;;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J];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05期
2 蒋文昭;;主体间性视野下高校师生关系的异化与建构[J];教育探索;2009年01期
3 李琼;施克灿;;师生交往中的教师风格类型[J];教育学报;2008年03期
4 顾钰民;;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7年05期
5 龚志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度弱化成因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5期
6 宋进;王玲;;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理念和建设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7 吕耀中;;后现代主义教育视野下的师生观[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钱军平;;论高校师生关系的重构及其现实意蕴[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9 叶澜,吴亚萍;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之三[J];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10 陈利民;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审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建利;政治理论课与“三个自觉”[J];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09期
2 张秀荷,马凤娟,董连堂;努力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3 沈济时;加强和改善政治理论课全面推进高校素质教育[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4 曲跃厚;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J];思想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5 李向成;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把握的五个特点[J];思想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6 白刚;《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五个转换》[J];思想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7 刘立祥;激情与政治理论课教学[J];思想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8 雷丽君;政治理论课教与学相结合初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9 林红;运用“情感启发”教好政治理论课[J];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01期
10 何美金;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途径[J];吉林教育科学;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令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2 俞丽君;李春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析[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3 张新薇;;独立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讨[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4 周贵卯;;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和谐校园建设[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5 何伟纲;王国强;;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主体作用[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6 李光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7 李立勇;李贵成;;适应两个变 实现两个转变 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考[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8 陈效兰;吴征;;师生互动式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运用[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9 张维薇;;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的几点思考[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杨经录;;一体化:科学发展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的当代表征[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任国忠;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N];青岛日报;2005年
2 王淑军;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代乐;全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研讨会在贵阳召开[N];贵州日报;2008年
4 记者 王晖;全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召开[N];河南日报;2008年
5 记者 李欣;努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新局面[N];青海日报;2008年
6 广西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家组首席专家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韦日平;“八○后教师、九○后学生”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N];光明日报;2009年
7 江南大学教授 谢振荣;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N];人民日报;2010年
8 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黄蓉生 程龙;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N];光明日报;2009年
9 程美东;我们应怎样看待思想政治理论课[N];人民日报;2013年
10 记者 江芸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5年推出50名省级名师[N];四川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2 叶荣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建设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3 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艳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凝聚力作用的定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陈鸿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余清;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郭纯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喻刚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逃课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杨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5 杨元芳;四川省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曹福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7 王宁;问题·原因·对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郎蜀岚;以05方案为指导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孙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评价及其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10 董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39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539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