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政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9.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毅鹏;杨哲人;;对若干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制的认识及思考[J];中国电子教育;2006年04期
2 苏秦;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体系结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3 叶信治;杨旭辉;;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中的学生力量及其对我国高教的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09年04期
4 田恩舜;;从一元控制到多元治理:世界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发展趋势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12期
5 徐毅鹏;杨哲人;;大众教育条件下浙江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制探讨[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6 李汉邦;张循哲;罗伟青;;“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之概念辨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祝文生;张德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证问题研究[J];教育探索;2006年06期
8 薛天祥,周海涛,时伟;高校扩招与高等教育质量保证[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徐毅鹏;杨哲人;;完善浙江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制[J];浙江经济;2005年19期
10 温正胞;;文化安全视野下的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规则与控制[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毅鹏;杨哲人;;对若干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制的认识及思考[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黄福涛;;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国际趋势与中国的选择[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3 李冰;;对当前新西兰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从审查制向评价制改革的研究与思考[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徐烈;;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王玉潜;单玲玲;;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特点及启示[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张天波;;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的探析[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周远清;;高等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与创新[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8 连仙枝;;浅谈中国高等教育的收费问题[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王琼;;台湾地区高等教育领域卓越计划的实施与反思[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论文集[C];2018年
10 贾启君;袁婷;杨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升高等教育质量[A];发挥社会科学作用 促进天津改革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二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袁洪志;高职教育质量保证主体责任亟须落实[N];中国建设报;2016年
2 本报记者 朱振岳;高等教育:扩招需保高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刘继安 储召生;人大代表关注高等教育大众化[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记者 马顺龙;认真解决突出问题 稳步发展高等教育[N];甘肃日报;2005年
5 青岛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胡金焱;建设高等教育发展新高地[N];中国教育报;2019年
6 记者 陈婉婉 通讯员 师实;2019年度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召开[N];安徽日报;2019年
7 ;民办高等教育必须要以规范为导向[N];21世纪经济报道;2019年
8 石洪萍;奋起直追,把高等教育这块短板补强[N];无锡日报;2019年
9 赵庆年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建设世界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10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 曹国永;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发展跨境高等教育[N];经济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耀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政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2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孙运科;区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证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4 马利凯;治理理论视阈下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马涛;高等教育办学规模预测与调控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6 李东航;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鞠光宇;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办学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李娣;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9 焦磊;微型社会高等教育发展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邵波;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卫;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内部教育质量保证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2 李光理;我国网络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长生拓磨;个性多样化时代教育质量保证的政策考察[D];复旦大学;2009年
4 王志霞;大学教育质量保证:从制度到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5 张晗;韩国跨境教育现状及问题评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林银玲;大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职员维度[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冯锦;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8 周阳;我国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9 杨召君;社会调节高等教育质量的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10 刘安澜;高等教育质量的舆论监督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012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601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