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贫困生资助认定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6 10:44
【摘要】:改革开放30年,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而高校贫困生生存态势问题集中显现在近10年里,论文研究发现,由于我国政府做出了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使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学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收费改革做作为逐步建立,一个由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合理分担高教培养成本的机制为目标最终出台。另外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历史以来由于地域的差异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就不均衡,东部发展较快,而西部发展较滞后,这造成了东西部学生家庭收入出现了差距。而学生家庭又由于务农、下岗、单亲等原因造成经济拮据。种种原因使得高校部分学生中因家庭经济收入低下,无法负担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形成了高校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经历了从逐步建立,到探索改革和最后完善体系的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形成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为主,其他各种学费减免、贷款风险补偿、勤工助学等为辅的多种资助方式。 论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总结出在国家资助总量和范围不断增加的同时,由于资助对象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落实平均到每一个贫困学生身上的资助额并不高。从学生这个角度来看,国家给予的资助始终是有限的、不足的。因此对于国家和高校来说,怎样认定一个学生是否符合贫困资助的条件?用什么资助标准对该学生进行资助?论文提出了在资助资源紧张的客观原因下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即论文要重点研究的高校贫困生的资助认定问题。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共同颁布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可以看到贫困生资助认定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另外《意见》也同时对贫困生认定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论文在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了认定工作的主要方式和方法,总结出当前认定方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认定依据单一;认定的指标体系不健全;认定的方法落后等。之后论文对认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从社会和个人的角度阐述了问题产生的症结。 在对当前贫困生认定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归纳的基础上,论文经过分析,提出建立了高校贫困生认定的指标体系是认定工作的关键,并在此结论的基础上系统地建立了认定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全面、科学地采集、分析高校贫困生状况。在建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论文引入了层次分析法作为采集数据的分析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方法可以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特点,运用实例分析论证了运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对贫困生认定的具体过程。 根据本文研究的问题和对贫困生认定研究的结果,论文最终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提高对高校贫困生认定重要性的认识;二、加快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创新;三、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和对非诚信的处罚力度;四、提高高校内部贫困生认定的管理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党振峰;;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方法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2 赵炳起;李永宁;;高校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的困境与对策[J];事业财会;2006年06期

3 李永宁;赵炳起;;高校贫困生经济资助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7年11期

4 肖莉;;论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发展[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肖莉;;论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发展[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迟丽杰;孙亚飞;;新时期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及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李栓久;;“助困育人”:高校扶贫模式探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5期

8 刘正荣;;高校受助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5期

9 薛深;胡相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J];教育评论;2008年03期

10 孙涛;梁长锁;;社会资本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探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明艳;;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浅析[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侯东喜;;高校贫困生资助机制中的创业孵化研究[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3 冯菲;马丽娜;陈平水;;高校贫困生资助要以有偿资助为主——从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角度[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吴燕;;高校贫困生社交回避心理探析及肯定性团体训练的应用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5 王宇波;;由贫困生调查引发的职业教育资助体制建设思考[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熊筱燕;钟慧;;我国高等教育扶困助学财政政策建议[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赵富才;孙淑晶;;团体辅导对缓解高校贫困生心理压力的干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郭先根;;“受助不感恩被取消受助资格”事件的反思——探析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成因与感恩教育[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9 马树强;李睿;;以高校贫困生新资助体系的实施为契机,加强和改进河北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10 浦玲;吴远;;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及实践思考[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晶;我省高校贫困生资助做到全覆盖[N];湖北日报;2008年

2 记者 陈瑞昌;江苏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记者黄海平;建立普通高中贫困生资助基金[N];人民代表报;2010年

4 陈婉婉 宛音 (本报记者 陈婉婉);贫困生资助不容“打折”[N];安徽日报;2010年

5 钱诚;祭彦加在线解读贫困生资助政策与措施[N];江苏教育报;2009年

6 记者 陈晓东;宁夏建普高贫困生资助制度[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邓云涛 瞿祥华;贫困生资助 勿重评选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实习记者 巩慧祯;我市2009年职教贫困生资助工作成绩显著[N];新乡日报;2010年

9 陈娟;今年我市贫困生资助范围将扩大[N];桂林日报;2008年

10 王妍;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初步建立[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春娴;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及其对价值观影响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2 张文学;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3 花长友;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与模式[D];河海大学;2002年

4 张辅松;基于自组织演化的高校成长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好;中美高等教育资助体系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刘裕;高校教育服务公平评价及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吴洁;高校知识转移的机理及效率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8 方鸿琴;我国高校质量保障体系一般模式构建与质量审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杨;科技成果转化视角的高校知识生产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邓丽红;中国高校教育营销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岚;高校贫困生资助认定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2 黎花;广西本科高校贫困生资助机制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3 吴婉秋;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4 莫世亮;浙江省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东兴;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6 张建;沈阳师范大学贫困生资助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7 齐艳;新时期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8 杨佳;湖南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林俊;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伦理缺失及其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10 梁天梅;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013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6013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7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