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导向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评价研究
【图文】:
图 1-1 研究的总体框架3.1.1 能力导向下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标准选择1)标准初步拟定。①界定目标。依据能力导向模型一般性流程进行设计大教育目标作为学习成果的概括性目标,将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同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制定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标准视为学位培养能力,国工程院、卓越计划专家委员会等共同审定的代表行业标准的我国“卓越准视为岗位能力预期。②定义能力。将学位培养能力的六个方面和岗位能项标准按照布鲁姆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教育目标维度进行列举,并对各度和岗位能力标准进行适当性解释与拓展。③标准辅助参考。同时参考美估委员会评估要素和美国具有权威性及代表性的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订的工程专业认证标准(2015-2016CAEP)中规定的硕士层次工程专业应准,特别是标准中有关学习成果的内容。
图 1-2 能力导向模型下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需求标准选择流程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评价模型构建1-2 中能力导向评价理论的操作步骤,,将 1.3.1.1(2)中经 SPS度确定为“一级指标”,再根据各维度的具体内容及学生学”,并对各二级指标设置若干“考察要点”,由此构建评价模保证指标权重的科学性与客观性,拟采用专家评价法与层次确定各指标权重:①专家评价。根据指标体系的层级结构,成果评价指标二元对比评分表》,邀请工程教育专家、全日关管理人员等进行打分,汇总处理相关数据。②层次分析。,按照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间的两两比较计算,最终确定各数。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4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红艳;李静;邓泽元;;产学研协作培养食品工程硕士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17年06期
2 陆婷婷;;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8年03期
3 周芸芸;;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学质量提升探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8年02期
4 王翠芝;;高校在职工程硕士在线学习特征及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08期
5 曹贤发;刘之葵;;全日制工程硕士有效工程实践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52期
6 张建功;杨诚;黄丽娟;;基于企业需求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校企契合度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年06期
7 李娟;范家元;;全日制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与企业需求匹配度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7年04期
8 刘苹;曾俊;;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校企合作办学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恒大地产集团项目管理领域为例[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9 高迎平;邵艳芳;李亚函;;面向企业需求的全日制工程硕士职业能力探究[J];价值工程;2017年32期
10 宋永涛;;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特色及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年3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丽霞;罗尧成;;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思考[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刘建伟;苏东林;孙则怡;张有光;;工程硕士招生与培养方法研究[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文;王建荣;;相同领域工程硕士群体论文分析与评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论文[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4 张昊;;教育创新的形式与内容[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5 刘晓莹;赵宏斌;;航空企业在职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中国职协2016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学校一等奖)[C];2016年
6 杨云川;王新颖;;兵器工程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7 何学华;;扩大学报发行量的思考[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二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盖伦;工程硕士成不合格“重灾区”[N];科技日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蒋炜宁 通讯员 姚嘉琪;接地气的创新型工程硕士怎样培养?[N];宁波日报;2017年
3 记者 张盖伦;清华“翻转课堂”培养大数据工程硕士[N];科技日报;2015年
4 记者 刘昊;研招推免生今后向工程硕士倾斜[N];北京日报;2010年
5 记者 范文波;湖南联通开办工程硕士课程进修班[N];人民邮电;2011年
6 记者 李欣瑶 通讯员 王立宗;兰州交大新增3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N];甘肃日报;2010年
7 记者 张丽丽;甘肃两所高校新增10个工程硕士领域[N];甘肃经济日报;2010年
8 记者 姬恒飞;银川市计划用3年时间培养150名工程硕士[N];银川晚报;2010年
9 于卓 赵文;清华大学与企业共建工程硕士摇篮[N];科技日报;2000年
10 赵凤华 通讯员 刘冬梅;不仅需要爱因斯坦也需要爱迪生[N];科技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世洪;全日制工程硕士能力结构评价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2 吴蔚;全日制工程硕士就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艳芳;全日制工程硕士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2 张宇华;基于能力导向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3 韩云;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环节组织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4 李秋澄;新型工程硕士实践教育开放平台研究[D];清华大学;2017年
5 范全英;四川高校工程硕士教学质量监管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6 任婉秋;基于学生角度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
7 纪照华;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学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8 杨诚;基于企业需求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9 吴磊;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评估体系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10 廖国江;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测评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01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601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