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服务学生满意度测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9 22:31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使得高等院校纷纷转变发展路线,在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创办“人民满意”的大学。高等教育服务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满意度的测量是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享受教育教学成果的必然过程,更是对高等教育服务,教育教学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评价指标。高等农业院校作为现在农业发展的强力支撑,不仅肩负着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并且通过自身的科研能力拉动地方农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满意度测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满意度的测量作为一个较为全面的测量工具,能够依据学生的自身经历改进高等教育服务的水平和教育质量,有助于帮助学校顺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提升院校的发展水平。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首先对学生满意度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归纳总结,整理出本研究所涉及的理论与概念,并对学生满意度的概念内涵、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综述。第二个方面是模型研究。借鉴国内外顾客满意度模型的研究成果,着重分析了我国学生满意度的模型基础上结合研究实际构建符合学生满意度的概念模型和指标体系。第三方面是预调研。通过对学生满意度模型中各个变量进行可靠性、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相关性检验,来验证测量体系的有效性。第四方面,以东北地区农业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满意度的实证研究。通过AMOS结果方程软件和SPSS统计软件对模型和假设进行拟合指标的估计与检验,并计算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满意度的整体情况及其模型中各个变量的效用分析,最后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了个人属性对学生满意度的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满意度的最终得分为71.13分,说明整体满意度水平一般;东北地区高等农业院校中,东北农业大学的总体满意度分值最高,显著高于其他高等农业院校;而满意度模型中7个结构变量均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关系,其中对学生满意度直接影响最大的是价值感知,其次是质量感知、学生期望、学校形象,而总体效用影响最大的是学生期望,其次是学校形象、质量感知、价值感知;个体属性对学生满意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对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满意度模型中的各变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女生对院校的整体满意度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生源地为农村的学生满意度水平整体高于生源地为城镇的学生;研究生及以上年级的同学对校园文化氛围的满意度水平较高。
【图文】:

高等农业院校,路径分析,模型,变量


图 5-3 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满意度模型路径分析图Figure 5-3 Path analysis diagram of student satisfaction model in higher agricultural college5.4.2 变量间间接效用的计算和分析变量间的间接效果需要通过计算来完成,若计算学校形象对学生满意度的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秋衡;古尔扎·阿里·沙阿布哈里;;巴基斯坦大学生满意度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15年06期

2 孙再罗;张伟;薛建航;侯爽;;地方高校形象与发展耦合度评价实证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5年04期

3 文静;;大学生学习满意度:高等教育质量评判的原点[J];教育研究;2015年01期

4 刘俊学;陈健;陆利军;;求学满意度与大学生抱怨:关系规范的中介作用[J];现代大学教育;2013年06期

5 黄雨;郭明顺;;论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中的“核心”[J];高等农业教育;2013年01期

6 熊华军;马大力;;本科教学质量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高教探索;2013年01期

7 李振祥;文静;;高职院校学生满意度及吸引力提升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12年08期

8 刘慧;路正南;;基于PLS路径建模技术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测评研究[J];高教探索;2012年02期

9 何源;;大学生满意度测度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1年02期

10 张倩;岳昌君;;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学生满意度[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满意度调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肖艾平;硕士研究生学习满意度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065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6065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3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